陜西渭化:堅持不懈鑄造綠色煤化工
1996年,一期建成投產全國第二套“3052”大化肥裝置,配套了蒸汽汽提利用、余熱發電、克勞斯硫回收、生化法廢水處理等裝置;
2006年,二期建成投產“雙甲”(萬噸甲醇、萬噸二甲醚)項目,擴大了克勞斯硫回收裝置規模,廢水處理能力也顯著提高,回收利用率達到98%;
2010年,現在正在進行的三期年產7.5萬噸醋酐、3.5萬噸醋酸項目,配套建設大型事故緩沖池和中水回用裝置,廢水外排問題將得到徹底改善……
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陜西渭河煤化工集團公司在發展的同時牢固樹立了抓發展質量、抓環保的理念,用堅持不懈的技術改造不斷提高煤化工裝置的節能減排水平。這樣的企業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也就順理成章,其節能任務已完成目標的149.9%。
該公司副總經理王小軍對渭化的環保工作極有自信:“現在提到的很多節能減排理念、很多企業開始著手做的環保項目,渭化在上世紀90年代剛建的時候就已經推行了,即使是現在新上的很多煤化工項目,技術也很少有超過陜西渭化的。我們將繼續以世界先進的潔凈煤氣化技術為龍頭,注重節能減排,爭做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綠色化工企業。”
腰一樣粗的綠樹、上世紀90年代常見的淺綠色木門等一系列老企業的特征讓現代化生產裝置顯得更加具有歷史底蘊,也滲透著渭化人的理念。王小軍說,渭化不缺錢,但我們將錢用在了技術改造上,只有做好了這些,才能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
作為“八五”時期陜西省重點建設的大型化工企業,渭化的發展起點很高,引進了德士古氣化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在國內也是獨一無二的。接下來,渭化進行了長達十幾年的消化吸收與改造創新工程。
在20萬噸甲醇項目中,渭化選用了環保型循環流化床鍋爐,通過投加石灰石,使煤脫硫率達到80%左右;煙氣處理采用三電廠經典除塵器除塵,達到《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靜電除塵器以及煙囪、配電系統、除灰系統、石灰石給料系統總投入約1820萬元。
在回收處理設備方面,渭化投資1200萬元建設了克勞斯回收裝置,主要處理生產工藝過程中脫除的硫化氫氣體,生產高純度單質硫黃,2009年生產硫黃1640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280噸;投資260萬元建設了尾氣回收裝置,對硫回收裝置的尾氣進行處理,在塔內用堿液對尾氣進行洗滌,除去尾氣中的二氧化硫和硫化氫,每年減少二氧化硫排放75噸;投資800萬元建設了年產3萬噸食品級高純度液態二氧化碳回收裝置,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每年也可增加近500萬元的產值收入,實現了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一期污水處理站采用日本西源公司IC生化法技術處理工藝廢水,處理量為23噸/時,達到《合成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一級標準;二期污水處理裝置采用SBR工藝,處理量達到60噸/時。兩套裝置總投資約2050萬元,年減少COD排放70噸、氨氮45噸。
渭化還對設備不斷進行改造,先后投資2288.34萬元進行了提高煤漿濃度、循環流化床鍋爐定排罐乏汽回收技術改造、廢煤漿回收利用等15個項目,年節能28167噸標準煤。
節能減排的一系列技術改造讓渭化如虎添翼,發展后勁十足。目前,渭化已經形成了優質氮肥、清潔能源、高純氣體、煤化工助劑等四大類10多個品種的產品,陜西省綠色企業、全國環保“百佳工程”、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節能先進單位等榮譽紛至沓來。
渭化人終于將一點一滴的努力換成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