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燈回收拉開序幕 對汞污染說“NO”
因為節能、環保,節能燈的全盛時代已然到來。然而,一個隱藏在白色小小節能燈背后的“秘密”卻并不為許多人所知——節能燈可以降低耗能,保護環境,倘若不能及時對廢舊節能燈進行有效處理的話,則可能會污染環境。
![]() |
節能燈,一種政府部門近幾年不惜血本推廣到千家萬戶的節能光源,卻因為回收體系的缺失,內含的汞成分正成為土壤、水源可怕的污染源。短期能源的節省,換來的可能是長期的污染隱患,節能燈因而受到有識之士的詬病,如何處置廢棄節能燈更成為當務之急。國慶前夕,一個由企業發起的節能燈回收 站在十里河燈飾城 掛牌,拉開了企業自覺回收節能燈的序幕,更多的企業與消費者一道行動起來,向汞污染宣戰,節能燈的未來才會走向光明。
現狀
節能燈市場爆炸性增長
節能燈,繼白熾燈后火遍燈具領域的另一種照明 燈具 。與普通白熾燈相比,其最突出優點在于節能性、經濟性和環保性頗佳。
拿從老百姓最關心的電費來說,一只10瓦節能燈,在6000小時壽命期內,比具有相同效果的50瓦白熾燈少耗電240度,可節約電費120元。從環保低碳角度看,目前中國每年照明用電量高達3900億度,如果將白熾燈全部換成節能燈,每年可節約用電600億度,相當于節約2200多萬噸標煤,減少6000多萬噸二氧化碳和59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
在這樣一組被眾多行業專家、學者重復多次的數字面前,看似不起眼的小小節能燈之“好”毋庸置疑。尤其在當前全球倡議公民力所能及地踐行環保、低碳之時,如果家里不換上節能燈,人們似乎總覺得“虧了點什么”, 這不由得讓一些嗅覺敏銳的商家發掘了新商機,紛紛斥資投入節能燈的開發和銷售。比如入行已有12年的雷士照明,2008年才正式進入節能燈領域從事生產制造,但憑借慣有的“雷士速度”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節能燈生產商,去年斥資10億元在浙江建立的中國最大節能燈生產基地,預計年產量可達2.5億只,將占到我國節能燈產能近10%的份額。
與雷士同樣看好節能燈市場的還有飛利浦、歐普、松下、陽光等老牌照明品牌。據悉,僅2008年和2009年,飛利浦共推廣節能燈約1210多萬只,這還不包括它免費贈送給西藏、陜西、甘肅等地區的貧困居民的數十萬只節能燈。而據燈具行業資歷最老的浙江陽光照明的一份年報顯示,目前該公司節能燈的產能達到2.5億只,預計2011年底有望達到4.5億只。
讓照明 企業信心倍增的是,來自政府等相關部門的鼓勵和支持。為促進節能減排,2008年,由國家發改委聯合財政部等機構共同啟動了規模宏大的政府補貼推廣高效照明產品活動,對使用這些產品的城鄉居民和大宗用戶分別給予50%和30%的補貼,其中北京市民僅花1元便可換購節能燈。該工程開展兩年來,已在全國累計推廣節能燈2.1億只,年可節電88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880萬噸,并計劃今年推廣高效照明產品1.5億只。
“目前全球節能燈市場的規模大約為30億只,這其中有80%產自中國,這說明中國的節能燈市場大有發展前景。”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副秘書長竇林平表示,用節能燈替代白熾燈,已成為全球的共同目標,例如歐洲已經明確到2012年將全面禁售白熾燈,目前中國也計劃逐步淘汰白熾燈,由此中國的節能照明市場將迎來爆炸性增長機會。
隱憂
節能燈處理不當可致“汞污染”
“全國大力推廣所謂的節能燈,實際上是對總理批示的‘高效照明產品推廣’的巨大誤解,并由此引發了生態環境中嚴重的汞污染問題。”今年3月,曾參與國內第一個高壓氙氣燈研發、對照明領域頗有研究的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虞昊投書南方某媒體,據稱這封信半年前亦曾直達國務院,并引發高層關注。文中,他提到的汞就是節能燈可污染環境的致命武器。
據了解,一只普通節能燈的汞含量平均約0.5毫克,僅夠沾滿一個圓珠筆尖,但如果處置不當,它滲入地下后,按照理論上1毫克汞可污染360噸水計算,0.5毫克的汞可能污染約180噸水及周圍土壤。而且,由于汞的沸點低,常溫下即可蒸發,廢棄的節能燈管破碎后,瞬時可使周圍空氣中的汞濃度超標上百倍。一旦進入人體的汞超標,就會破壞人的中樞神經系統,而人體一次吸入2.5克汞蒸氣即可致死。目前,含有汞的廢舊節能燈已被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
今年國家發改委通過財政補貼方式推廣高效照明產品有1.5億只,如果按照上面的計算方式,那么就意味著推廣1.5億只節能燈,就等于向全國各地輸送出將近7500萬毫克汞,理論上可污染270億噸水資源,而全球便于取用的淡水只有3000億噸。難道行業專家或燈具生產企業不知廢舊節能燈里的汞對環境的殺傷力嗎?“我們怎么不知道,關鍵是目前國家沒有一套明確的廢舊節能燈回收 體系,只是鼓勵企業主動設立回收點,再自行處理。可因為廢舊節能燈屬于危險廢物,無法如一些垃圾一樣自行降解,從運輸到實現無害化都需要特殊技術,所耗成本太大。”萬隆匯洋燈具 燈飾 時代廣場總經理張大兵表示,市場內一些節能燈商戶也曾設立過回收點,但真正往這兒拿的消費者極少,大多數隨意扔掉了,整個市場幾個月才收到十幾只,這么點拿去專業的垃圾處理廠人家也不愿意接受。
“我國目前的廢舊節能燈回收 處理進行得不是很完善有三個原因:一是回收體系不完善,老百姓不知道往哪送;二是人們對節能燈回收處理意識不強;三是回收成本比較高。”9月20日,由中國照明 電器協會、北京市照明電器協會等聯合主辦的“中國首屆廢舊節能燈回收體系建設高層論壇”上,中國照明電器協會理事葉欣一語中的。
在朝陽區一處廢品收購點,記者拿著一個廢舊節能燈試圖處理掉,結果攤主看完后表示:“這修不了了,收回來也賣不出去,您還是自己扔掉吧!” 據他透露,這種垃圾和普通垃圾一樣,一般由環衛局直接填埋,而沒有進行垃圾分類處理。
治理
京城首家節能燈回收站掛牌
一方面我國尚缺完整、有效的廢舊節能燈回收體系,另一方面節能燈的市場需求不斷擴大,面對這種矛盾局面,一些有責任感的燈具企業不等不靠,積極憑借自己的力量參與到廢舊節能燈回收體系的建立中,向“汞污染”說不。十里河燈飾城 就是這樣的企業之一。
國慶前夕,一個由企業發起的專業節能燈回收站在十里河燈飾 城掛牌,拉開了企業自覺回收節能燈的序幕。據十里河燈飾城副總經理田民介紹,現在大部分消費者不知道廢舊節能燈的危害,所以都是一扔了事,十里河燈飾城作為專業燈具 賣場,有義務也有責任建立專業的回收機制,借此改變消費者亂扔的習慣。“我們收回來舊燈以后,由貨運公司運輸到廈門通士達公司進行免費處理,該公司有專業的廢舊節能燈處理設備,這樣的設備目前國內僅有兩套,價值1000多萬元。”
對此,北京照明電器協會秘書長常毅建議,廢舊節能燈回收方面可參照歐美國家的做法,分別對企業和消費者進行補貼,鑒于節能燈易碎,盡可避免長途運輸,可在各大城市設置回收點與一些處理設施。另外,今年政府就國家高效照明產品補貼推廣項目進行招標時,不僅對汞含量做了明確規定,還特別把廢舊燈管的回收比例、有無回收設備及企業是否通過清潔生產評審列入標書的要求,顯示出政府對節能燈的汞污染情況已經開始重視。
據了解,十里河燈飾城為鼓勵消費者“上繳”廢舊節能燈,特出臺了“以舊換新”的獎勵政策,效果非常不錯,從9月20日-10月7日短短十多天,一共回收了將近5000只,一位曾在毛主席紀念堂工作過的退休老干部還專門寫了感謝信。田民表示,十里河燈飾城的廢舊節能燈回收點將長期存在,讓節能燈變得真正節能環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