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曝飲用水中含80種添加劑
爭議了10余年的面粉增白劑終于被判死刑。衛生部等多部門日前發出公告,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生產、在面粉中添加食品添加劑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鈣。該消息一經公布,引來民眾一片叫好聲。不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征求意見稿中,關于在水中加入添加劑的問題仍讓部分營養學家擔憂。
衛生部:增白劑已無技術上的必要性
衛生部的公告稱,根據《食品安全法》關于食品添加劑應當在技術上確有必要且經過風險評估證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許使用范圍的規定,經審查,食品添加劑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鈣已無技術上的必要性,現決定予以撤銷。
公告規定,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產中添加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鈣,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不得生產、銷售食品添加劑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鈣;有關面粉(小麥粉)中允許添加過氧化苯甲酰、過氧化鈣的食品標準內容自行廢止。此前按照相關標準使用過氧化苯甲酰和過氧化鈣的面粉及其制品,可以銷售至保質期結束。
過氧化苯甲酰俗稱面粉增白劑。去年12月,衛生部監督局網站對是否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酰和過氧化鈣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顯示,自2011年12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產中使用過氧化苯甲酰和過氧化鈣。對于“擬設一年過渡期”,部分公眾認為沒有必要。
此次“緩刑期”縮短,衛生部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與衛生監督局副局長陳銳表示,社會上有很多聲音要求縮短實施時間,衛生部與方方面面進行反復研究磋商,留出了兩個月的過渡期,這也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
華南理工大學輕工與食品學院林偉鋒博士在接受信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面粉的正常顏色普遍都是灰暗,最好的小麥生產出的面粉也會有一點灰暗,而增白劑可以改善面粉色澤,使其雪白好看,迎合了消費者的需求,也正是消費者的需求,導致了增白劑的產生及普遍使用。
林博士認為,內地二、三線城市,更喜歡賣相好看的食品,正是消費者的偏好催生了許多改善食品外觀的添加劑的產生。
企業:積極在渠道包裝等方面應對
一部分以面粉為主要原料的食品企業,對此新規早有準備。嘉士利食品集團董事譚朝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早在多年前集團就禁用含有增白劑的面粉作為原料,在選擇供應商的時候,會向供應商說明面粉的要求,“因為我們發現添加了增白劑的面粉會影響餅干、糕點的口感。”
南海一家專業生產速凍面食的企業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過去一直生產的是雪白的饅頭、包子等,是因為市場的需求,消費者喜歡漂亮外觀的面點,現在國家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劑,比較擔心產品的顏色改變后銷量會受影響,但是公司也已經有了對策,已經開始著手設計新包裝,之后會在產品包裝打上醒目標識:不含任何添加劑,純天然綠色,以此來吸引消費者。
隱憂:“添加劑標準”對飲用水不設限
在此次國家的新法規迎來大眾一片叫好聲中,亦有營養學家重提去年7月份國家衛生部在網上公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征求意見稿,該《添加劑標準》當時列出了77種“可在各類食品中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的添加劑名單”,明確不適用于大米、面粉等食品,但對于同樣重要的基礎食品飲用水,只規定了不適用于飲用天然礦泉水這一種,而其它飲用水并不在限制之列。根據這份意見征求稿,除了天然礦泉水,其它飲用水的生產均可適用77種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的添加劑,而且沒有上限。這些添加劑包括了5"-呈味核苷酸二鈉,L(+)-酒石酸,β-環狀糊精,甘油等等,主要用于增味、抗氧化、增稠、著色等功能。而再加上有添加量限制的3種添加劑,在飲用水中可添加的添加劑一共達到了80種。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醫學營養系副主任、博士生導師蘇宜香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這80種添加劑,沒有添加到水中的必要。
另一位不愿公開姓名的營養學家也指出,該標準由于放開了添加的口子,使得在飲用水中添加各種礦物元素變得合法合規且隨心所欲,同時由于該標準的表3中還列出了大量的酸度調節劑和增味劑,這也為以后用酸度調節劑人工調節飲用水的酸堿度和味道開了口子。
去年9月12日,該《添加劑標準》正式結束征求意見,眾多專家學者向衛生部提出了不同意見,當時,衛生部正積極研究撤銷面粉增白劑。5個多月過去了,國家已經正式下令禁止面粉中添加增白劑,但是對于在水中加入添加劑這一問題,衛生部一直沒有明確表態是否正在研究修改。一位省疾控中心的人士向記者透露,由于反對意見較多,目前尚處于敏感期,不方便透露任何消息。記者了解到,美國直接在聯邦法規中規定禁止在飲用水中加添加劑。世界衛生組織下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標準,也規定了部分食品添加劑可以按需求使用,但是明確規定,“水”不在“可隨意添加”之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