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成關注焦點 電力企業是否愿接受環保指揮棒?
綠色電力調度對減排起到哪些作用?
為了確保當年完成二氧化硫減排任務,湖北省從2008年11月15日開始,開展了綠色電力調度。綠色電力調度不僅對湖北省完成當年二氧化硫減排計劃起到極大推動作用,也為當地完成“十一五”減排任務奠定了良好基礎。
綠色電力調度是指通過合理調度燃煤機組發電負荷,停運一部分非脫硫機組,將其發電量指標調配給脫硫機組,充分發揮現有脫硫設施的減排作用,最大限度減少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湖北省在實施綠色電力調度的過程中遵循四大原則:確保電力供應安全原則、環保機組優先發電原則、統籌兼顧原則、依法行政原則。即以確保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和滿足全社會正常用電為綠色電力調度的前提;充分發揮水電的減排作用,盡可能多用水電、少用火電,脫硫機組優先發電,同類機組按污染物排放水平排序,實施優化調度;考慮電力供應需求,對屬于電網支撐點和承擔地區供熱功能的火電機組,從實際出發,統籌考慮;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開展工作。
綠色電力調度促進了減排,從2008年11月15日開始到2008年12月31日的45天內,湖北省統調火電累計產生二氧化硫排放約1.89萬噸,與2007年同期的3.36萬噸相比,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1.47萬噸,為湖北省2008年二氧化硫減排任務的完成發揮了積極作用。
理所當然,綠色電力調度也成為2009年湖北省二氧化硫減排的重要手段。湖北省電力公司調度中心今年6月初提供的數據顯示,全省實施綠色電力調度半年來成效顯著,脫硫機組電量占統調火電機組發電量的比重提高了15個百分點,累計削減二氧化硫排放量約8萬噸。綠色電力調度還帶動了全省電力工業結構的調整。目前,湖北省統調脫硫機組容量占火電開機總容量的比重,已經由實施綠色電力調度前的53%左右提高到72%以上。
毋庸置疑,綠色電力調度成為減排二氧化硫的利器。一些沒上脫硫設備的火電廠,會比之前分配到更少的發電份額。在這種環保的作用力下,這些企業可能面臨生存危機。
電力企業是否愿意接受環保指揮棒?
環保部門和當地政府認為,綠色電力調度在減排方面作用顯著,但對于電力企業以及電力管理部門來說,他們又是如何看待這一新鮮事物?對此,記者聯系了一些電力企業和電力部門的領導、專家、工作人員,但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的態度近乎一致,那就是什么都不說。
有的“不敢說”,有的“不能說”,有的“不知道”。挫折感增強了記者的好奇心,為什么這樣的話題對電力部門來說如此敏感?
在經過一番艱辛尋找和努力之后,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的一位人士終于吐露了心聲。他首先表達了對還沒有能力上脫硫設備的小電廠的擔憂。他說,綠色電力調度可能會帶來一些社會影響,這種措施傳遞給小型發電廠,就會使其生產經營困難;可能引發小電廠職工安置等問題,需要社會承擔。綠色電力調度有利于環保節能,但也必須考慮到可能產生的社會影響。
其次,他認為,從另一方面來看,綠色電力調度不是市場化行為。按常理說,企業滿足了現行的排放標準,就應該遵循市場化規則。能創造更低成本、提供更便宜商品的企業,就應該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但是,綠色電力調度形成的模式格局打破了原有的規則,引發了利潤重新分配的問題。此外,這種綠色電力調度只是按照設計預想的一種指標,而設計不等于現實。實際上,一些企業如果低負荷運行,其能耗更高,還會帶來如線路運輸耗損、電網安全等問題。如果能夠促使企業生產效率提高,企業就會積極參與,但現在更多的是擔憂。
對此,他提議,應該在進行電力調度時,給小電廠一定的份額。這些小電廠可以通過交易的形式,將發電量賣給大電廠。不是行政命令,而是通過經濟市場化行為,會更加符合市場規則。
如何讓綠色電力調度制度更完善?
對于一些電力企業的這種說法,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鄭易生給予了一定的回應。
鄭易生首先表明了對實施綠色電力調度的態度:“這是一個好事。能夠通過電量調節實現減排,說明它有減排的潛力。此外,電力調度能夠考慮環境因素,這也是一個進步。”
對于由于綠色電力調度可能造成一些小電廠關閉、產生某些社會問題的說法,鄭易生的態度也比較明確:“每次搞環保,都有人提出就業、安置等問題。但不能因為有這些問題,就不關閉小電廠。湖北省既然做了綠色電力調度,就肯定會考慮到這些問題。不能把這些老問題當作新問題來提,這是邏輯錯誤。這既不是新問題,也不是真問題。”
鄭易生認為,綠色電力調度實際上是應用行政手段來實現減排。應用行政手段減排,要綜合平衡考慮各方面的因素,特別是其方法和過程。應多方比較,要有當事人在一定程度上的參與,以避免形成明顯的偏頗與錯誤。“行政命令有時容易引起矛盾。適度公開,在規則計算等方面更有邏輯性、更加公平,以理服人,完善程序,這是社會進步,也能使環保舉措更科學合理。”
對于建議給小電廠一定配額,并可以通過交易的形式出售給大電廠的想法,鄭易生給予了一定的肯定。他說,這實際上就是一種排污權交易。這樣的想法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可能存在推廣時間較長、實施起來困難等問題。湖北省是創建“兩型”社會的示范區,這也是政策創新的一個好機會。如果具備一定條件,不妨嘗試這種做法。即使是短時期的,拿出一部分進行市場交易;另一部分采用行政命令方式,可能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綠色電力調度能否在其他省市推廣?
“綠色電力調度從根本上來說是管理減排的一種方式。”國電環境保護研究院王圣也對綠色電力調度的方式表示肯定。
那么,能否將綠色電力調度方式與排污權交易相結合?王圣表示很難。他說,我國在2007年就出臺了電力系統交易規則征求意見稿,但因為有很多不認同的東西、很多障礙,經過兩年的時間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五大電力集團自身都有發展需求,而二氧化硫的指標限制又十分嚴格,所以不可能形成交易態勢。二氧化硫排污權交易在理論上可行,但只有與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才能得以推行。
湖北省綠色電力調度的做法是否可以在其他省市推廣呢?王圣說,目前環保形勢嚴峻,這種方式可以在很多地區很好地推廣。但因為各地的自身情況不同,所以可借鑒的經驗也不同。比如,在華東地區,如江蘇省幾乎沒有不上脫硫設施的小電廠。而在一些低硫煤的地區,上脫硫設施的電廠比例就較低。再比如,江蘇省沒有水電,而西南地區水電豐富,就可以考慮借鑒這種方式。
綠色電力調度發展方向何在?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總工程師吳云的一番話首先讓記者明白了很多電力部門人士不愿說話的根本原因:“電力部門原來的供電、發電、電網都是一家,調誰都是一家人。可是在電廠和電網分開以后,調度就成為一個大問題。多發電、少發電,涉及到的是經濟利益,因此是個敏感問題。”
吳云表示,中國普遍采取的平均調度法其實存在很大的問題。不論發電是靠水還是煤,是否節能,其結果是一樣的。因此,平均調度法沒有起到節能的效果。而“所謂的綠色電力調度,其實就是節能發電調度。”
節能發電調度,是指在保障電力可靠供應的前提下,按照節能、經濟的原則進行電力調度。在調度過程中,優先風能、水能、生物能等可再生發電資源,再調度煤炭等火力發電資源。在具體調度中,按機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由低到高地安排上網,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2007年8月,國家發改委、原國家環保總局、電力監管委員會和國家能源辦等聯合制訂的《節能發電調度辦法(試行)》由國務院下發,并開始在河南、四川、江蘇等試點省份實施。但近兩年來,由于多種原因,節能電力調度進展緩慢。
究其原因,吳云認為,廠網分開以后,根據市場要求,發電應該實行競價上網,這樣能夠更多體現公平。沒有實行競價上網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法律法規,目前沒有相應的法規制度進行規定;二是體制,由于多種原因,固有的體制不易打破;三是電價,目前電價屬于國家管制,同時,由于前段時間電力供應不足,如果競價上網,結果可能造成電價猛增;四是技術,電力是一個很繁雜的系統,如果實行競價上網,有很多技術問題需要解決。
是采用以價格為主導的競價上網,還是采用以能耗為主導的節能調度,是一個繁雜的問題,不能簡單地予以評價。吳云認為,由于我國能源結構與國外不同,國外競價上網的方式在我國不可完全借鑒。但把兩者結合起來,是一個最終的方向。把節能價格化,從價格上予以體現,可能是一種很好的解決方式。
此外,為了促進節能電力調度的發展,有些技術問題必須得到有效解決。比如,每天電力需求不是直線的,而是一種曲線,有高峰有低谷,而低谷時就比較麻煩。水電如果不能滿載運行,就要棄水,嚴重影響效率;而火電壓到40%,就會熄火,重燃需要2~3天,煤耗增長,損失很大。
對于小電廠可能遭遇到的關閉問題,吳云說,小電廠、老電廠人多,的確存在發展和穩定的問題。對此,進行電量交易是一種可行的方式。此外,還可以對小電廠進行基金扶持,國家目前也在研究一些方案和政策。
綠色電力調度給企業帶來什么?
綠色電力調度的環保作用是顯著的,也將成為湖北省二氧化硫減排的重要手段。面對出現的或可能出現的問題,湖北省正在制定一些政策措施積極應對。比如,對于關閉的電力企業給予專項治理補助,如裝機規模為20萬千瓦的機組,可領取30萬元人民幣的關閉補助等。同時,有關部門也在制定電力轉移等辦法,完善市場機制。
為了持續規范有效推進環保綠色電力調度工作,湖北省環保局明確了切實落實綠色電力調度方案4項具體措施:一是積極配合省經委、省電力公司在確保電網運行安全、保證經濟社會各方面正常用電的前提下,優先安排水電上網,優先將非脫硫機組的電量轉移給脫硫機組;二是加強脫硫設施的運行監管,起草《湖北省燃煤發電機組脫硫電價及脫硫設施運行管理辦法》;三是向社會公布污染物排放在線監測情況,建立“黑名單”制度。對不正常運行的,核定其脫硫設施投運率,扣減脫硫電價;四是加強非脫硫機組運行監管,成立現場執法小組進駐火力發電企業,實時掌握污染物排放情況,對超標排污的火力發電企業,依法實施處罰并足額征收超標排污費。以經濟杠桿切實推動綠色電力調度制度的執行。
湖北省環保局總量辦胡銳認為,綠色電力調度措施對于企業的推動作用是和緩的,但卻是有力的。湖北省綠色電力調度的實施,給電力企業帶來很大觸動。一些企業為了獲取更多的發電額,已經開始提前建設脫硫設施。如漢山電廠計劃在2010年建成的脫硫設備,已提前一年建成。據統計,湖北省在2008年底有66.5%的燃煤發電機組建成脫硫設施,而預計到2009年底,這一數字將提高到88.6%。
環保到底能不能決定企業的生死?這個問題似乎已經沒有必要再討論下去。答案很清晰:選擇了環保,企業就有更多機會;選擇了環保,企業才能更好地發展。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