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淮安違法開發區排污嚴重 當地政府放任包庇
前不久,江蘇淮安季橋鎮居民反映,從2006年開始,每到夜間,常有刺耳的噪音、刺鼻的怪味讓人難以忍受。水質的惡化讓他們的莊稼枯萎死亡,而這一切都源于鎮里建起的楚州化工集中區。據記者了解,這個化工區原來是一個私自設立的違法開發區。而當地政府對其卻采取承認既成事實的態度。央視《焦點訪談》2010年11月29日播出節目《“私生”的化工區》,以下為節目實錄:
演播室主持人 張羽:前不久,江蘇淮安季橋鎮居民向我們反映,從2006年開始,他們的生活就多了很多煩惱。白天還好,每到夜間,常有刺耳的噪音、刺鼻的怪味讓人難以忍受。水質的惡化讓他們的莊稼枯萎死亡,而這一切都源于鎮里建起的楚州化工集中區,實際情況怎么樣呢?記者前往江蘇淮安進行了調查。
解說:楚州化工集中區位于江蘇省淮安市的季橋鎮,這是一個以印染、化工、醫藥為主的化工園區,聚集了各式各樣的化工企業24家。11月23日,記者來到了這里,雖然才下午兩點,但記者看見幾乎所有的工廠都大門緊閉,整個園區靜悄悄的,沒有任何生產的跡象。
當天晚上8點,記者再次來到楚州化工集中區,白天靜悄悄的園區,此時卻是另外一番景象。一些工廠里燈火通明,在廠區外就能聽得見機器的轟鳴聲。這家開源化工廠的煙囪里冒出的滾滾黑煙,在月光下看得清清楚楚,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味道。而它旁邊的康乃馨染業有限公司,則將熱氣騰騰的生產污水,直接排到了圍墻外的下水道里。
就在記者拍攝的時候,這家企業的燈突然滅了,正在進行的生產也戛然而止,看來記者的拍攝驚動了他們。
劉博 記者:我們看到現在這個工廠門已經關了,燈也已經熄了。就在剛才的時候還在熱火朝天地生產,這兒還開著燈,旁邊的污水口還在排污水。從這邊我們可以看到,剛才這個辦公區還是人很多,現在已經沒有人了,但是電腦還開著,一些機器設備還開著。
解說:開源和康乃馨停止了生產,但是它們旁邊的一些企業卻仍在生產。這些工廠為什么白天不生產,晚上卻偷偷摸摸生產呢?這些污水又為什么直接排放到下水道里呢?第二天,淮安市楚州區環境檢察局的工作人員來到了現場,他們介紹的情況讓人大吃一驚。
周向陽 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環境監察局局長:污水處理廠進行改造升級,確保出水,能夠達到國家的標準。在改造升級期間,我們要求所有的化工企業不得投入生產,不得違法生產。
解說:這座污水處理廠就是楚州化工集中區配套的污水廠,設計日處理能力5000噸污水。但記者在這里看見,設備已經銹跡斑斑,蜘蛛網散落各地,整個工廠完全處于停工狀態。據了解,這家污水處理廠建成幾年,就一直沒有正常使用過。
朱士政 江蘇省淮安楚州化工集中區管委會辦公室主任:化工園區從2005年啟動,啟動以后到2007年污水處理廠大概才建成。
記者:之后經歷了幾次驗收呢?
朱士政:驗收也有經過兩三次,一直在整改。
記者:您印象中它合格過嗎?
朱士政:合格它有的時候也有,有的時候比如說……
記者:我說是通過驗收。
朱士政:真正的驗收,三同時驗收沒有,沒有通過驗收。
解說:“三同時”是指建設項目防止污染的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否則不得生產。既然這座配套的污水處理廠不具備生產條件,所以按照環保部門的要求,園區內的化工企業也就不得開工生產。
記者:那現在不管是明著生產還是暗著生產也好,屬于什么性質的生產呢?
周向陽 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環境監察局局長:現在生產屬于違法生產。
解說:據了解,楚州化工集中區是在2005年設立的,配套的污水處理廠直到2007年才開始建設,本來污水處理廠就建晚了,還始終沒有投入使用,等于整個化工集中區一直不具備達標的污水處理能力。但是這五年來,這個化工區不僅引進來了20多家化工廠,而且這些化工廠的生產也從來沒有停止過。
村民1:味道特別難聞,很刺鼻,整天都是這樣,白天他們就停下來不生產,晚上偷偷生產。
村民2:睡覺的時候,氣味不能受的時候,要用潮毛巾把他包起來,要不然孩子受不了那種味,睡不好覺。
解說:與化工區僅一墻之隔的這個水渠曾經是村里的魚塘,現在已經變成了污水池。這條灌溉用的主河道,不僅灌溉著附近五個村莊的農田,下游還有一個鄉的農田需要用這條河里的水進行澆灌。
村民3:澆了這個水以后,水稻自然而然就不長了,而且逐漸逐漸就死了,有的就是大塊死。
解說:對于企業的違法生產,當地的管理部門是否知情呢?記者找到了楚州化工集中區管委會。
記者:那你知不知道這些企業在偷偷生產?
朱士政:有的企業它是,我們查了,昨天晚上它這個地方我們查了,了解了,特殊,有一個外埠定單,特別急,所以說……
記者:你知不知道他們在偷偷生產?
朱士政:生產有的時候也知道一些,我說不知道也是不現實的,知道一些。絕大多數晚上偷產,晚上我們不可能經常進這個地方來。
解說:村民們反映,對于企業違法生產的情況,他們曾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過,但是問題卻始終得不到解決。
村民5:鄉里的人一來,他們馬上關掉,這個氣味沒有了。
村民6: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打電話給村領導、鎮領導還有區長熱線,他們當時說好,馬上找人解決,但是就是這么搪塞過去以后,從來沒有制止。
解說:在采訪中記者發現,現有工廠的污染問題還沒解決,而又有新的化工廠開始上馬了,這家正在園區內緊張施工的工廠名叫宏杰化工。在這份江蘇省環保廳2008年下發的第43號文件中明確規定,楚州化工集中區不得再新引進任何化工項目,那么這家化工廠的建設又得到了哪些部門的審批呢?
記者:宏杰化工有立項嗎?
劉春林 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宏杰化工,我沒有這個印象。
記者:宏杰化工有沒有經過咱們這兒的土地的相關的審批手續?
劉朝陽 江蘇省淮安市國土資源局楚州分局法規執法監察大隊:沒有收到申報手續。
解說:立項手續沒有,土地手續沒辦,環保規劃等其它手續更是無從說起,看來,這家宏杰化工廠根本沒有取得任何審批手續。而且記者在現場看見,正在新建的項目還不止宏杰化工一家,另外兩個正在施工的工地里,廠房都已經拔地而起。
記者:有一部分企業是未批先建?
王國斌 江蘇省淮安楚州化工集中區管委會主任、楚州區季橋鎮黨委書記:未批先建,有這種現象。
解說:本應停工的工廠,在偷偷違法生產,不能新建的企業在加緊建設,園區里原來的污染物都處理不了,新建企業增加的污染又怎么辦呢?看來這個化工集中區對環保部門的種種規定是置若罔聞、陽奉陰違,那么這個化工集中區到底是什么背景呢?
據記者了解,楚州化工集中區是由淮安市楚州區季橋鎮政府設立的,有專門的管理機構,楚州化工集中區管委會,管委會的工作人員都是季橋鎮的黨政干部,看上去這是一個規范的化工開發園區。但是對于開發區的管理,國家有著明確的規定。
根據2003年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清理整頓現有各類開發區的具體標準和政策界限的通知》,設立開發區要由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兩級審批。在國家發改委公布的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上,記者沒有找到楚州化工集中區的名字。那么這個化工園區有沒有經過合法的審批呢?
王國斌:化工區隸屬(楚州)經濟開放區,它的手續有省級環保部門批的,有市級環保部門批的。
解說:在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上,記者的確找到了楚州經濟開發區的名字。楚州經濟開發區是2006年經江蘇省政府批準,國家發改委審核通過的省級開發區,那么楚州化工集中區真的是屬于楚州經濟開發區的嗎?記者找到了楚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記者:那這個化工集中區在不在咱們這個開發區的這個里面?
韓仰超 江蘇省楚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不在這里面。
記者:也就不存在它是開發區的園中園這部分?
韓仰超:不是,它是單獨的一套管理模式,有專門的人去管理。
記者:化工集中區,跟你們的關系是什么?
韓仰超:沒有關系。它是獨立經營,獨立核算的。
解說:既不是合法開發區的一部分,自己又沒有通過合法的審批,看來這個所謂的楚州化工集中區是一個私自設立的違法開發區。對于沒有合法身份,季橋鎮黨委書記、楚州化工集中區管委會主任王國斌不僅承認地非常坦然,而且對于前景充滿樂觀。
王國斌:2005年已經既成事實了,私生子生下來就有生命力,我們也要投入正常渠道去呵護它,去培養它,不能把私生子一棍子打死,他也有生命。我們逐漸要把它身份合法,這就不是私生子了。化工區的很多配套設施到位了,所有企業手續審批到位了,那就合法了,不是私生子了。
演播室主持人 張羽:一個違法化工集中區,一群違法排污的化工廠,長達5年的時間里,公然無視法律的尊嚴,嚴重危害當地環境和百姓健康。令人震驚的不僅僅是這個事實本身,還有那位鎮黨委書記的一番話,“非法項目相當于私生子,只要生下來既成事實了,違法的也要把它合法化。”本應該擔負監督職責的當地干部都是如此的態度,違法行為怎么可能得到根治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