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規劃入手預防化工污染?
今年,進入汛期以來,由于持續強降雨,造成我國部分地區嚴重洪澇災害。在暴雨侵襲下,由洪水引發的有毒有害化學品泄漏及其環境污染事件頻頻發生。對此,社會各界和媒體給予高度關注。
歷史上,因為化工企業化學品泄漏造成的環境污染事件屢見不鮮。1984年,印度博帕爾市農藥廠發生化學品泄漏,死亡6千多人,受害人數達10萬人以上,其中2萬人失明。1986年11月,瑞士巴賽士桑多斯化學公司發生火災,化學品隨消防水流入萊茵河,使河水遭受嚴重污染,釀成重大環境公害事件。2005年11月,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發生爆炸,化學品隨消防水流入松花江,危及沿江數百萬群眾的飲用水安全。2010年汛期,吉林省兩家化工企業的7000多只盛有化學品的塑料桶被沖入松花江……。這一幕幕觸目驚心,令人難忘。
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化工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基礎產業,從環保角度講,化工又是工業行業中的“污染大戶”。據統計,化工行業“三廢”排放在全國工業行業中都排在前列;化學需氧量、氰化物、氨氮、石油類、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在工業行業中名列前茅。這些污染物和許多化工原料都是環境“殺手”,一旦出現事故,更是后果嚴重,對生態環境安全及群眾的身體健康將造成嚴重威脅。
筆者認為,只所以化工企業不斷發生有毒有害化學品泄漏事件及環境污染事件,認真分析原因,與化工行業規劃和布局不合理有密切關系。加之,一些地方不顧資源環境條件,爭相新建、擴建化工企業,加速擴張化工園區,導致歷史遺留的環境問題和新產生的布局性環境風險隱患并存。
從面上講,我國化工行業布局不盡合理,下列一組數據足以說明。2006年,原國家環保總局對7555個化工石化企業開展環境風險排查,從布局上看,分布在長江流域的占45%,在黃河流域的占18.9%。各地排查出環境危險源3442個,很多化工項目都涉及環境敏感區,項目周圍5公里內有城鎮的項目有2489個,占33%;在江河湖海及水庫沿岸的有1354個,占18%;布設于水源取水口上游或自然保護區、重要漁業水域和珍稀水生物棲息地附近的有359個,占5%。因此,從面上講,化工企業,多布置在環境敏感點或城市水源地附近,存在規劃布局明顯不合理及嚴重事故隱患問題。
從點上說,布局不合理的問題同樣存在。以安徽阜陽市為例,所轄五個縣、市,在70年代分別建設了五個化工企業—-小型氮肥廠。從目前情況看,這些企業規模較小,且分布在城市范圍之內,或處于城市的上風向。
值得關注的是,不論從面上和點上說,我國化工企業都存在規劃布局不合理的問題。今年發生較多的洪水災害,只是引發化工企業化學品泄漏污染的一個外因,真正起決定作用的內因,是化工行業規劃和布局的不合理。這樣就導致環境風險一直在積累,并且隨時可能爆發。因此,我國化工行業正期待一場規劃和布局上的大整治。
俗話說“規劃是龍頭”。一個城市需要一個好的城市規劃,否則,城市會雜亂無章;化工行業同樣需要一個好的行業規劃,否則,會危機四伏。如何從規劃入手,合理布局,有效預防化工污染呢?筆者建議,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是先規劃后建設,制訂化工行業發展規劃。建議國家結合“十二五”規劃,對我國化工行業布局進行全面規劃,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確保安全”的原則,先規劃,后建設。在環境敏感地區不再規劃、新上化工項目。
對已有的坐落在城市周圍、水源地、居民區以及衛生防護距離不符合要求的化工企業,要結合城市建設規劃及產業規劃進行布局調整,制定搬遷方案,限期消除隱患,爭取在盡可能短的期限內,有計劃、有步驟地將化工企業搬遷至化工工業園區或規劃區內。
二是調整化工行業布局,新建企業一定要入園入區。我國的化工行業正在步入快速發展的階段,在布局性問題積重難返的情況下,新建化工企業一定要入園入區。今后,新建化工企業、危險化學品生產項目,必須在化工規劃區域內建設。化學工業布局要強調實現化工企業的基地化、大型化、一體化方向。強調優化發展基礎化工原料,積極發展精細化工,淘汰高污染化工企業等。
在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上,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嚴把引進投資、新建化工企業關,對劇毒、危害嚴重的化工企業,一定要從嚴控制,凡不符合國家標準規定的項目堅決不予引進,項目不予審批。
三是認真把好環境影響評價關。開展環境影響評價是化工企業合理布局的一個重要舉措。對沒有開展化工行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區域,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未被批準的區域,不再新上化工企業。對于化工企業點源建設,要根據環境影響評價結論要求,不準建在環境敏感區、城市上風向,對衛生防護距離不能滿足標準要求的化工企業,不予批準建設。同時,對化工企業要開展環境風險評價。
建議從嚴審批化工項目,原則上縣級、市級環保部門不再具有化工項目審批權,統一由省級環保部門嚴格審批。
四是加強立法。目前,我國還缺少預防化工企業污染的環保專項法律、法規,對于化學品泄漏造成的環境污染防治,還沒有綜合性環境管理基本法律或行政條例。建議國家要加強針對性立法,盡快出臺一部相關法律、法規。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