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工作應該“敢于說不”
“建設美麗泉城,環保是重要的一環。”盡管上任剛剛滿2個月,但市環保局局長高立文顯然對環保工作和美麗泉城建設的關系并不陌生。在他看來,環保工作應該“敢于說不,善于說行”,充分發揮環保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服務協調作用,讓“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常伴泉城。
“十二五”期間將有更嚴格環保指標
我市提出,打造天藍、氣清、碧水、青山的生態環境,也是美麗泉城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高立文告訴記者,“十一五”濟南交出了一張漂亮的環保成績單:超額完成“十一五”污染減排任務,累計削減COD3.3萬噸、二氧化硫4.7萬噸,完成省政府下達“十一五”減排任務的111%和147%;市區環境空氣質量不斷改善,省控四條重點河流小清河、徒駭河、漯河及章齊溝出境斷面水質均達到省環保廳新提出的臨界控制標準……但這也意味著“十二五”期間泉城的環境指標更加嚴格,環保工作壓力更大。
“環境問題不僅僅影響一代人,也影響子孫后代。環保工作對經濟發展、對老百姓生活質量意義十分重大。”高立文表示,作為省會城市,濟南市的環保工作有自身的特點,中央駐魯單位、部隊機關、省直機關多,需要協調的問題相對較多,他深感責任重大。
面對嚴峻的形勢和群眾對環保工作的新期待,高立文說,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群眾對美麗泉城的訴求越來越高,回應群眾期待,加快科學發展、建設美麗泉城是必然的選擇,這需要環保部門的努力,也需要政府、企業以及每個公民的支持。建設好美麗泉城,
全社會需要形成齊心協力、齊抓共管的環保新格局,形成人人參與、普遍參加的氛圍。
全市“加快科學發展、建設美麗泉城”推進大會上提出,我市空氣質量要有明顯改善,讓市民能夠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氣,看到更多的藍天白云。高立文說,為實現這一目標,環保部門將充分發揮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服務協調作用,為美麗泉城建設保駕護航。具體來說,就是要用嚴格環境準入來引導發展,以環保審批提質增效來服務發展,絕不以犧牲環境來換取經濟發展。
他表示,市環保局將進一步優化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環節,根據建設項目的特點和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實行分類審查制度。“區分重點和一般,分類審查和管理”,即按照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分為A、B、C三類,對污染重、環境敏感的A類項目由環保局建設項目審批委員會研究審批;對污染較輕的B類建設項目由承擔審批的業務處室與相關業務處室和單位共同研究審核,除A、B類以外的C類建設項目由承擔審批的業務處室審查,力爭實現審批環節再優化,審批效率再提高。
高立文表示,在環評審查方面,環保部門對符合環保要求和科學發展的項目要快辦辦好,對不合要求的項目堅決不批。他認為,對環保工作人員來說,要嚴格落實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要求,服務群眾,不這樣做就是瀆職失職,要嚴格落實責任,一抓到底,避免因為個別人的失職瀆職影響環保工作和美麗泉城建設的大局。
高立文剛剛上任,恰逢PM2.5問題成為社會熱點。為使自己能夠迅速融入環保工作中,他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學習相關政策和環保知識,把自己打造成“環保通”。他告訴記者,目前我市的大氣能見度和PM2.5自動監測體系正在建設、完善當中。按照省環保廳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我市大氣能見度和環境空氣PM2.5自動監測設備已經于4月初完成招標,監測儀器近期將開始安裝、調試,預計在10月將全面開展大氣能見度和環境空氣PM2.5自動監測工作。另外,我市將按照環保部和省廳工作部署盡早發布大氣能見度和環境空氣中PM2.5的監測數據。
除了大氣環境外,水環境的改善也是美麗泉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立文表示,市環保局將按照省政府提出的時間要求,會同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監察局抓好督查督辦工作,及時向市委、市政府報告小清河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進展情況,確保2013年底前解決我市城市(含縣城)建成區污水直排環境問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