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煙臺啟動建設餐廚垃圾發電工程
山東煙臺六區規模經營的飯店、賓館及企事業單位的職工、學生食堂有4000余家,加上各類餐飲網點、攤點,每日可產生餐廚垃圾近200噸,年產達7萬噸。這些餐廚垃圾咋處理?記者昨天來到煙臺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幫讀者打探了一下。今年咱煙臺啟動了餐廚垃圾處理工程,經過新的處理系統,泔水不僅能發電,就連剩渣也變成了“寶貝”。
泔水處理后能發電供暖
走進煙臺市環衛處科研所,一幅煙臺餐廚垃圾處理廠鳥瞰圖就擺在墻上。和普通項目不同的是,在地塊西南角上,有1個圓球、3個柱狀的罐體。
“這個是初步的意向方案。目前規劃選址已經定了,打算在生活垃圾處理廠院內新建一個餐廚垃圾處理廠。”顏士全所長是專門研究垃圾處理的,“泔水變寶”的路線,他講得頭頭是道。“你看,今后拉著泔水的封閉車通過專用通道,來到處理車間,泔水經加熱、粉碎、打漿、自動分揀后,產生工業粗油脂。”顏士全說,每天,這套系統能“吞入”200噸的餐廚垃圾,“吐出”4噸工業粗油脂。“現在,工業粗油脂是很緊缺的化工原料,它能應用在化工、建材、機械、紡織等行業,這工業粗油脂也很有市場。”顏士全給記者算了筆帳,要是按照售價4500元/噸計算,每年產出1460噸,一年僅工業粗油脂就能收入657萬元。
而那幾個大罐子,是產生沼氣發電的“樞紐”。“餐廚垃圾處理過程中的液體傳到里面進行處理,它每天產生的沼氣,不僅能供給餐廚垃圾處理工藝所需要的熱源,冬天廠區供暖也靠它,而且它的發電量能提供整個系統八成以上的電源。”顏士全說,少量剩余的殘渣堆肥處理后,還可以成為有機肥。
餐廚垃圾工程明年開始運營
“目前,項目前期的準備工作已經啟動。環評和工程的初步設計工作已完成,正在煙臺市發改委進行立項審批。”煙臺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副處長初良介紹,2009年至2011年,煙臺市環衛處先期開展了建設餐廚垃圾處理工程的可行性研究。2012年,作為全市的重點項目進行推進。目前,環衛生部門正在起草煙臺市餐廚垃圾處理的管理辦法。
“整個餐廚垃圾處理廠的建設工期為9-10個月,也就是說,2014年這個餐廚垃圾處理廠有望投入使用了。”初良說,做為市民關注的民生項目,這個項目將列入2013年全市重點工程。
項目將包括餐廚廢棄物收運系統和處理系統的建設。其中,餐廚廢棄物收運系統主要是購置密閉性較強、防滲漏的收運車輛,收集容器采用兩輪移動塑料垃圾桶1280個,19輛密閉專用餐廚垃圾收運車;餐廚廢棄物收運系統處理系統的建設主要包括分選系統和厭氧發酵系統的建設。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