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鎮區將擴大環保限行區域
過去4天,廣東省質量強省省考核驗收組對東莞市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進行預驗收,一致同意東莞通過預驗收。下個月初,東莞市將向正式驗收進行沖刺。針對“堅持低碳環保發展,工業城市轉變為生態宜居之城”的“質量強市”亮點,昨日東莞市環保局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今年已超額完成“十件實事”中淘汰1萬輛黃標車的目標,未來兩年仍將擴大環保限行區域。
針對大氣污染問題開展科研
27日上午,據南都記者從東莞市環保局方面獲悉,10月份珠三角空氣質量達標率僅22.2%,甚至低于京津冀。東莞市環保局副局長吳對林介紹稱,10月東莞的空氣質量在珠三角排名第四,在全國74座主要城市中排名第40位。“今年以來東莞的AQI介于28-213之間,其中空氣質量為優的天數為42天,良的天數為93天,空氣質量優良率達74.6%……這在全國74個城市中排名第14位,在珠三角處于中等水平。”吳對林直言:“按新國標監測空氣質量后,臭氧、PM2.5、二氧化氮成為東莞排名前三的主要污染物。”接下來將針對這三種污染物提升空氣質量,包括開展脫硝工程、淘汰黃標車、整治揮發性有機物VOC,對建筑揚塵、油煙進行綜合整治。此外,東莞還將針對大氣污染問題開展科研課題,對PM2.5污染特征和防空對策進行專題研究,對今后整治提供技術支撐科學依據。
截至10月底淘汰1.5萬輛黃標車
汽車尾氣一直備受詬病,尤其是拖著“黑尾巴”的黃標車。根據市政府2013年的“十件實事”的要求,今年東莞將需要淘汰1萬輛黃標車。昨日東莞市環保局車氣所相關負責人透露,“截至10月底,全市共淘汰了1.5萬多輛黃標車,超額完成‘十件實事’中1萬輛的目標”。按東莞市環保局的部署,未來將加大黃標車淘汰力度。今年6月25日起東莞啟用23套黃標車抓拍系統,闖入限行區域的黃標車將被拍下,由交警部門進行處罰。截至11月底,共有15238輛沖闖入“禁區”的黃標車被抓拍到,將被處以罰款200元、扣3分的處罰。該負責人還透露,目前東莞正在執行第三階段環保限行,限行面積為142平方公里,尚未達到省“十二五”規劃中對于珠三角城市限行面積的規定,“目前東莞的限行面積還沒有達到‘十二五’的要求,將按階段在鎮區擴大限行面積,到2015年限行面積將達到全市建成區面積的40%。”
用電增速比7年前大幅下降
據東莞市環保局方面介紹,環保部門聯合東莞市經信局,加大力度推進全市節能減排工作,建設“綠色水鄉”淘汰落后產能,開展工業鍋爐降氮脫硝工程建設,推進低碳節能社會。據統計,2012年服務業單位增加值電耗比2005年下降33.9%,能源消費強度大幅下降。基本建立了公共機構能源計量、統計體系,居民生活用電的增速由2005年的22.2%大幅下降至2012的8.3%。“爭取用5至7年時間,將東莞創建成為國家生態市和生態文明示范市。”吳對林稱,環保部門將全力落實“十二五”減排措施,確保完成減排任務。另外,到2020年全東莞市飲用水源水質穩定達標,江庫聯網水庫水質達III類,石馬河水質基本達到III類,東引運河、寒溪河等水質達到IV類,茅洲河實現不黑不臭,水生態功能基本得到修復。同時,工業廢水全面達標排放,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