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九江將聯防聯控大氣污染 建區域空氣質量監測網絡
12月22日,記者從江西省環保廳獲悉,南昌與九江將建立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的新機制,實現區域的“統一規劃、統一監測、統一監管、統一評估和統一協調”的五個統一,全力推進昌九一體化。
【進展】
《昌九大氣污染防治聯防聯控規劃》已過初審
“在大氣污染防治上,實施南昌、九江的聯防聯控。”省環保廳污防處副處長賴長浩介紹,南昌、九江兩個設區市同屬于國家環保重點城市,南昌被列為全國第一批74個重點城市,在2013年1月1日已經正式發布PM2.5監測數據。目前,九江市環保局也在試運行發布PM2.5監測數據,到2014年1月1日也將正式發布PM2.5監測數據。今后,南昌九江兩地將建立區域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實現監測信息共享。
對于市民比較關注的《昌九大氣污染防治聯防聯控規劃》方案,記者了解到,在省環保廳的牽頭下,南昌、九江兩地的環保部門都開展了大量的工作。12月12日和13日,《昌九大氣污染防治聯防聯控規劃》編制單位省環科院的相關專家,先后前往南昌市環保局、九江市環保局進行了調研,并收集兩地環保部門的意見;12月19日,省環保廳邀請環保部的環保專家、江西省氣象局氣象專家等一起召開專家評審會,《昌九大氣污染防治聯防聯控規劃》方案通過了專家的初審,下一步將就細節進行再次完善。
【措施】
五個統一防止污染在昌九兩地“傳染”
《昌九大氣污染防治聯防聯控規劃》的亮點,就是將“聯防聯控”貫徹始終,而“聯防聯控”的指導思想是在屬地管理的基礎上,實現區域的“統一規劃、統一監測、統一監管、統一評估和統一協調”五個統一。
為推動昌九兩地迅速有效的聯動,《昌九大氣污染防治聯防聯控規劃》提出,建立區域大氣聯防聯控會議制度、重大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會商機制、區域大氣污染預警應急機制等多項創新機制。
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的重點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等;重點行業是火電、鋼鐵、有色、石化、水泥、化工等,重點企業是對區域空氣質量影響較大的企業,需解決的重點問題是灰霾、酸雨和光化學煙霧污染等。通過建立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形成區域大氣環境管理的法規、標準和政策體系,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下降,重點企業全面達標排放,重點區域內空氣質量大幅改善。
【關鍵】
“昌九”劃設生態紅線嚴格限制高污染項目
“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張,區域內城市連片發展,大氣污染變化過程呈現明顯的同步性,重污染天氣一般在一兩天內先后出現,城市間大氣污染相互影響明顯。”南昌大學環保專家劉小真博士表示,受大氣環流及大氣化學的雙重作用,城市間大氣污染相互影響明顯,相鄰城市間污染傳輸影響極為突出。目前昌九區域內的大氣污染仍是以工業污染為主,昌九兩地首先要優化區域產業結構和布局,推進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
記者了解到,昌九兩地還將劃設生態紅線,紅線區域內嚴格限制高污染項目,并要多種樹木和草坪,設立生態屏障;對昌九沿線的尾礦,實施生態修復。建立產業轉移環境監管機制,加強產業轉入地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的環保監管,防止污染轉移。在城市城區及其近郊禁止新建、擴建鋼鐵、有色、石化、水泥、化工等重污染企業,對城區內已建重污染企業要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實施搬遷改造。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