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空氣質量不能怕“不好看”
江蘇省政府一號文件《江蘇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下發剛兩天,16日,全省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第四次會議在南京召開,13個省轄市、省發改委、經信委、省環保廳、省農委等部門簽訂了目標責任書,要讓“一號文件”發揮“一號效應”。
為防治大氣污染,我省去年分解下達10大類900個重點工程項目,實際完成1173項,但形勢依然嚴峻。從整體而言,我省大氣污染區域性特征明顯,13個省轄市城市空氣質量達標比例介于53.6%-68.3%之間,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中總體處于中游水平。從各項評價指標看,除了二氧化硫年均濃度達標外,影響空氣質量的主要污染物PM2.5、PM10和二氧化氮年均濃度均未達標。省環保廳廳長陳蒙蒙認為,造成大氣重污染的“外力”是不利氣象條件,但“內因”仍是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環境容量、超過擴散能力。
按照國務院下達的硬任務,到2017年全省PM2.5濃度要下降20%左右,但現有措施形成的大氣污染減排量尚不足以形成支撐。副省長許津榮說,今年是全面落實國家《行動計劃》和省《實施方案》的第一年,各地、各有關部門必須協同配合,圍繞PM2.5平均濃度同比削減5%目標。“各地、各部門不能用‘力爭’兩字來應對這些指標,必須按照‘實現’的目標排任務。”她說,老百姓看政府治理污染的決心有多大,很大程度上就是看執法嚴不嚴、問題有沒有得到解決,要拓寬群眾監督渠道,切實保障公眾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