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妇内射中岀黑人_国产午夜无码福利在线看网站_熟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性色av毛片特级

媒體/合作/投稿:010-65815687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發郵件

 為助力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谷騰環保網隆重推出《環保行業“專精特新”技術與企業新媒體傳播計劃》,七大新媒體平臺,100萬次的曝光率,為環保行業“專精特新”企業帶來最大傳播和品牌價值。

    
谷騰環保網 > 新聞信息 > 正文

廊坊滿城“環保拆” 水泥礦粉行業徹底清出市場

更新時間:2014-01-18 11:21 來源:華夏時報 作者: 閱讀:1223 網友評論0

 從北京南站乘坐D333次動車,只需21分鐘就可以抵達廊坊火車站。曾幾何時,“離北京近”是廊坊最大的優勢,可如今,這一“地利”卻讓廊坊在環保方面“壓力山大”。

 1月3日,廊坊針對水泥、巖棉保溫和膠合板行業開展集中行動,拆除了82家重點污染企業,打響了今年整治環境污染的首戰。

 去年9月,廊坊市為了摘掉“全國空氣質量相對較差城市”的帽子,曾專門成立了大氣污染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大氣辦”)。1月15日,《華夏時報》記者從廊坊市大氣辦了解到,今年廊坊市將集中實施大氣污染治理“八大攻堅戰”,力爭到6月底PM2.5濃度比2013年同期下降9%以上。

 這一目標并不輕松。這意味著今年上半年,廊坊還將關停拆除水泥、礦粉企業29家,產能1960萬噸,水泥、礦粉行業將被徹底清除出廊坊市場。業內人士表示,此舉將大大減少北京市場的水泥供應量,從而推高水泥的價格。

 1月16日,廊坊下屬三河市筑城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筑城水泥”)廠區內,一個兩人多高的水泥磨機靜靜地躺在地上,旁邊雜亂無章地堆放著許多拆卸下來的生產設備,一排排尚未賣出去的水泥碼放在一旁,整個廠區顯得一片狼藉。只有半新不舊、蒙著一層粉塵的辦公樓依然屹立著,讓人依稀看到這里往日的輝煌。

 時間回溯到1月3日,隨著廊坊市市長馮韶慧一聲令下,筑城水泥的水泥磨機和礦粉兩條生產線轟然倒塌,100萬噸產能瞬間化為烏有。同日,在廊坊市轄區內的三河市、霸州市和大城縣三個地方,共有11家水泥企業及其他若干落后產能企業被集中拆除,涉及淘汰落后產能400多萬噸。

 本報記者拿到的一份廊坊市《淘汰落后產能拆除集中行動實施方案》顯示,此次集中行動共分三期實施,1月6日之前關停拆除巖棉保溫企業70家,水泥、礦粉企業11家;2月底之前再關停拆除水泥、礦粉企業9家,膠合板企業60家;6月底之前,還要關停水泥、礦粉企業9家。以上集中行動,共關停水泥、礦粉產能1960萬噸,巖棉保溫產能21.1萬噸,膠合板行業也將減少粉塵排放2000噸。

 廊坊市工信局原材料工業科張科長告訴記者,此次拆除是落實廊坊市“十項集中行動”的舉措之一,實施方案由工信局聯合市發改委、市環保局共同制定,再由各縣級政府負責落實。按照河北省的要求,水泥產業要退出環首都、環省會“兩圈”,廊坊市則屬于環首都圈之列,3次集中拆除行動結束后,水泥、礦粉行業將被徹底清除出廊坊市場。

 實施方案規定,市、縣兩級政府將設立淘汰產能拆除集中行動專項資金,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獎勵企業。張科長表示,具體數額由各縣自行規定,其中三河市的補貼力度最大。

 1月16日,三河市環保局辦公室主任趙海亮告訴記者,三河市對水泥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補貼數額是每萬噸產能補貼30萬元,此外,1月底之前淘汰并通過驗收的,每萬噸產能還額外獎勵2萬元。當天,1月3日先期拆除的兩家企業正在國稅局辦理手續,領取這一補貼。

 趙海亮表示,三河市的拆除工作共分3批,時間分別限定在1月底、2月底和4月底,較全市提前兩個月完成,計劃淘汰落后產能1554萬噸。第一批兩家企業由政府聘請的北京豐潤翔宇建筑拆除有限公司拆除,此后兩批則由企業自行尋找拆除公司,政府則根據標準進行驗收:主體生產設施、附屬生產設施必須全部拆除,辦公樓、宿舍樓可以保留。

 在全國首批實施空氣質量新標準的74個城市中,按照綜合污染指數排名,廊坊2013年一季度排名第9,上半年排名第10,三季度排名第10,相比河北省其他幾個城市排名相對靠后。

 廊坊市環保局宣教中心蔡主任告訴記者,廊坊市屬于農業大市,本身重工業很少,鋼鐵企業數量不多,體量也小。工信局張科長也表示,就水泥行業而言,石家莊一家水泥企業的產能,就頂得上廊坊市所有水泥廠的總和。

 即便如此,由于距離北京最近,廊坊的環保工作還是承受了很大壓力。張科長說,其他城市拆除的都是手續不全的企業,而廊坊拆除的則全是手續齊全的,按照領導的話講就是“壯士斷腕”。

 廊坊市大氣辦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去年9月,為了治理大氣污染,廊坊市專門成立了大氣辦。總計有14名工作人員,都是從環保、公安、綜合執法以及新聞單位抽調而來,辦公室主任由一位副市長兼任。

 此外,廊坊市還新成立了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負責指揮、組織、協調重污染天氣應急條件下的各項工作。

 1月16日,正逢霧霾天氣,記者發現三河市多家水泥制品廠都停工了。環保局一位工作人員解釋說,這正是因為三河市啟動了重污染天氣Ⅲ級(黃色)應急響應,按照要求高污染企業必須全部停工。

 大氣辦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廊坊市兩位“一把手”都在狠抓大氣治理工作。去年底,新一任市委書記王曉東[微博]剛剛履新,第一件事就是去環保局調研,視察改水、種樹和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市長馮韶慧也曾在半夜12點帶隊,突擊檢查工地、渣土車的揚塵治理情況。此外,大氣辦還以市政府的名義,與各部門、各縣區簽訂了大氣治理責任書,將任務分解,并規定了目標和時限,每個月向書記、市長和省里上報進度。

 資金方面,環保局耗資2000萬元建立了6項污染物空氣自動檢測系統,2014年1月1日起已正式聯網運行。淘汰黃標車2013年的任務是7129輛,實際淘汰數量則為62729輛,超出近9倍。每輛黃標車的補貼標準是6000元-18000元不等,即使按照最低6000元計算,總額也有3.76億元之多。

 根據市環保局提供的《廊坊環境保護》內刊顯示,廊坊大氣污染治理已經初見成效。2013年7-11月份空氣質量達標天數64天,比例比上半年提高14.8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日均值濃度0.088毫克/立方米,下降了27.9%。

 而2014年,廊坊將集中實施大氣污染治理“八大攻堅戰”,其中包括:“鐵腕治污”專項打擊攻堅戰、燃煤茶浴爐專項治理攻堅戰、市城區城中村散燒煤專項治理攻堅戰、工業企業鍋爐專項治理攻堅戰、揚塵專項治理攻堅戰、機動車尾氣專項治理攻堅戰、各類煙氣和揮發性有機物專項治理攻堅戰和污染減排攻堅戰。目標是到6月底PM2.5濃度比2013年同期下降9%以上,確保永久退出全國空氣質量相對較差城市行列。

 筑城水泥一位留守的生產經理告訴記者,該廠建廠已有十多年歷史,為了治污,2008年時該廠就曾經大規模拆除過一次,當時拆的是立窯生產線。

 如今,廠子早已放假,只剩下4-5名工人留守。他們大多來自附近幾個村,每月工資3000元-4000元不等,等待著廠里的下一步安排。

 廠子里堆放著拆除下來的廢鐵,如今也成了燙手的山芋,賣又賣不上價,放著還占地方。曾經,廢鋼鐵能賣到3000多元/噸,但現在唐山那邊的好多鋼廠也停產了,廢鋼鐵要的人少,價格也跌到了1000多元/噸。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近兩年來水泥行業產能過剩,水泥企業的利潤也很微薄,很多企業其實早已是停產、半停產。在此情況下,企業本身也在尋求出路,正好趕上政府下大力氣治理污染,對于拆除雙方其實是一拍即合,企業要做的只不過是在政策范圍內盡量多爭取些補貼而已。

 對于工人失業,工信局張科長說,水泥企業人數少,不像鋼鐵企業動輒成千上萬人,廊坊市大多數水泥企業只是幾十人的規模,所以拆除不會造成大規模的失業和社會問題。

 而最值得擔心的是拆除行動對于市場的影響。筑城水泥留守經理告訴記者,三河的水泥主要銷往北京,占到北京市場的1/5到2/5的份額,三河的水泥廠一拆,北京市場上的水泥肯定要漲價。廊坊市政府一位工作人員也向本報記者表示,曾有北京商人呼吁,三河沒必要將水泥企業全部拆除,只需進行除塵改造即可。

 提及除塵改造,環保部近日正好發布了《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和《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標準》。環保部科技司司長熊躍輝表示,要達到這個標準,2000多家水泥企業都要對除塵設施進行改造,每一個企業至少投入1300多萬元。依此計算,全行業設備改造總成本將超過260億元。因此,這兩個標準被業內稱為水泥行業“史上最嚴標準”,業內認為由此將引發水泥行業的“洗牌”。

 其實,無論是制定新的行業標準,還是直接拆除污染企業,由環保引發的風暴注定將會帶來水泥行業的“洗牌”。同時可以確定的是,類似的“環保洗牌”運動還將在鋼鐵、電解鋁、平板玻璃等行業上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關于“廊坊滿城“環保拆” 水泥礦粉行業徹底清出市場 ”評論
昵稱: 驗證碼: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谷騰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2022’第九屆典型行業有機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2022’第九屆典型行業有機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十四五開篇之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第三階段,VOCs治理任務…

2021華南地區重點行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2021華南地區重點行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自十三五規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5月31日,在經歷了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復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