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污染防治論壇在長沙舉行 強調治霾需加大公開
“2013年全國平均霧霾日數為29.9天,長沙有107個霧霾天”,廣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黃祖照說。3月9日,由民間環保組織曙光環保公益發展中心發起的霧霾污染防治論壇在長沙舉行,黃祖照在論壇上發布了一組數據,臺下聽講的市民唏噓不已,紛紛舉起手中的手機、相機、攝像機,記錄下了這個讓人有點詫異的數據。
霧霾呈現累積速度快等新趨勢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在3月8日召開的記者會上也發布了一組數據,同樣讓人覺得觸目驚心。“2013年,我國74個城市的平均達標天數僅為221天,達標率占60.5%,從污染程度上分析,74個城市中,PM2.5的濃度年均值是72微克/立方米,超過二級標準1.1倍”,“2013年,74個城市中僅有拉薩、海口、舟山三個城市(空氣質量)完全達標”,“部分城市空氣質量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占到全年天數的40%”。
“從去年開始全國74個城市發布PM2.5監測信息,去年至今,全國霧霾又呈現出爆發時間早,污染范圍大,持續時間長,累積速度快,污染程度重的新趨勢。”論壇上,省人大環資委監督處處長劉帥致辭表示,霧霾在全國最大影響面積達270萬平方公里,重污染過程最大影響面積達181萬平方公里,防護口罩和空氣凈化器賣到洛陽紙貴,甚至斷貨的程度,公眾對霧霾的關注達到了空前水平。
霧霾的成因有哪些?黃祖照將矛頭直指高能耗行業的工業污染。黃祖照說,“中國每消耗一噸標準煤的能源僅創造14000元的GDP,而全球的平均水平是25000元的GDP,日本每噸標準煤更有五萬多元的GDP,我們資源的產出水平相當于美國的三分之一,德國的六分之一,日本的九分之一,而我們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總量是發達國家的5至8倍”。
治霾公眾參與程度不夠高
面對霧霾,怎么解決?黃祖照說,首先要控制污染物的新增量并消化存量,通過調整發展方式、能源結構等方式來控制;還要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強化污染治理;還要通過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加強全社會的監督和參與。
“我個人認為治理霧霾,是一場持久戰,應該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全民行動,要在全省乃至全國把霧霾污染當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劉帥說。
“目前存在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的現狀,被查處僅僅是罰款,而且很多企業還是國有的,罰款也是罰國家的。北京剛出臺政策,處罰沒有上限,而且處罰之后還要承擔法律責任。”黃祖照提出,政府主導關鍵在于完善立法,強化監管。
在公民參與方面,黃祖照認為目前公眾參與的程度還是遠遠不夠的。“現在公眾好像都很關心環保,很關心身邊的水、氣、土。公眾在控告環境問題時,總是在埋怨政府。但是對于政府倡導的環保方式并不是很積極參與,比如機動車停車熄火,單雙號限行等等”,黃祖照說。
“美國花了10年的時間使得PM2.5下降了27%,大家要有思想準備,可能沒有靈丹妙藥來治療霧霾,也不是三五年能治好的問題”,黃祖照說,現在的霧霾集中爆發是一個長期發展的結果,要治理好霧霾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