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流:抓好環境保護 建設生態文明
人勤春來早,處處“迎春”忙。從縣“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不難看出,過去的一年里,我縣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突出,未來發展規劃詳盡,美麗雙流已躍然紙上。
環境保護
扎實有效
我縣去年環保民生工程扎實開展,全縣小流域專項治理工作有序推進。同時,縣環保部門還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完成全縣營運的55座加油站油氣回收治理,并對7座鎮級污水廠的除磷、脫泥裝置進行了技改,在全市率先開展污染源清查,將摸清的企業底數全部列入電腦檔案管理,我縣對企業的環境監管更加有力。
在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上,“四大”工地揚塵、餐飲行業油煙污染、秸稈焚燒等專項行動扎實有效開展,生活垃圾收運處置率保持100%。
城鄉生態面貌煥然一新,環城生態區綠帶建設初具形象,鳳翔湖森林公園建設加快推進,新增城市綠地74.5萬平米,順利通過全國環保模范城市復核檢查,獲得“全國生態文明先進縣”稱號。
制度建設
措施得力
我縣未來幾年將通過推進生態文化、生態經濟、生態安全、生態人居、生態制度五大體系建設優化區域發展空間,加快轉變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推動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將依托自然稟賦和生態本底,修編完成以生態綠帶、綠色走廊、綠化節點為支撐的城市綠地規劃,深化完善以自然河流、湖泊濕地、水庫灌渠等為主體的生態水系規劃,啟動“借水還水”和“引水入城”工程,努力將我縣打造成為中西部最具生態魅力、最富現代氣息的新型城市。
為了構筑生態本底,進一步美化環境,我縣還將主動回應群眾對健康怡居的真切期待,按照生態城市總體規劃布局,加速推進生態湖泊、生態濕地、河流水系建設打造,深入實施城市美化亮化、鄉村植綠增綠等環境提升工程,讓城鄉群眾享受到更加優美怡居的生態環境。
長效機制
加快建立
據了解,我縣正在努力構建環境保護長效機制,扎實開展大氣污染、水污染防治工作,建設生態體系,嚴格執行環保行政問責制和環境影響評價制。
在大氣和水環境治理上,我縣將強化工業廢氣、餐飲油煙、秸稈焚燒等污染治理,加強建筑工地、市政施工、房屋拆遷、渣土運輸等重點領域揚塵治理,有效改善空氣質量。同時深入推進水環境治理,啟動怡心湖、九江湖等生態水系建設,完成泉水河等3條河道排污口整治和大壩溝等10條河渠綜合清淤,加快實施西航港片區雨污管網、東升片區截污管網建設,確保牧馬山污水處理廠正式投用。
我縣還將沿城市主要道路和河渠建設綠化走廊,精心塑造城市公園、城市綠心等綠地節點,著力構建“指狀伸展、網狀滲透、點狀單元”的生態體系,努力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發展效益的有機統一。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