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市發布2013年環境狀況公報 烏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有所增多
6月4日,烏魯木齊市公布2013年環境統計公報及環境質量公報,并通報今年1至5月空氣質量狀況。數據顯示,在國家環境監測總站公布的全國74個已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的城市中,前5月烏魯木齊市環境空氣質量排名較去年提升13位,位列全國中游。去年,烏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有所增多,飲用水源水質全年達標率達100%,聲環境質量整體較好。
前5月空氣質量位列全國中游
今年1至5月,環境空氣質量按照新標準評價,烏魯木齊市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濃度下降20%、二氧化氮濃度下降3.1%、可吸入顆粒物濃度下降3.6%。在國家環境監測總站公布的全國74個已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的城市中,烏魯木齊市環境空氣質量排名較去年提升13位,位列全國中游。
烏市環境保護局副局長芮溧紅表示,今年,烏市將確保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00天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顆粒物濃度較2013年分別下降10%、5%、4%。
主要污染物濃度有所降低
目前,烏市有20多個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點,7個國控監測點,對城區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等主要污染物進行監測。
從監測情況看,2013年,烏魯木齊市二氧化硫年均濃度值為0.030毫克/立方米,與2012年相比下降48.3%;二氧化氮年均濃度值為0.068毫克/立方米,與2012年相比持平;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值為0.141毫克/立方米,與2012年相比下降2.8%。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濃度值均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中年均值II級標準,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值超過國家標準中年均值II級標準(0.10毫克/立方米)0.41倍。
飲用水源水質達標
2013年,烏市主要地下水飲用水源和地表水飲用水源用Ⅲ類標準進行評價。以地下水為水源的第一水廠、第六水廠(含第七水廠)、西山水源水質100%達標。以地表水為水源的第八水廠(含第五水廠)、米東區二水廠水質100%達標。
從主要河流水系水質看,2013年烏魯木齊河紅五月橋、英雄橋和青年渠三斷面的水質均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Ⅱ類標準的用水要求;水磨河搪瓷廠泉水質總體符合飲用水地表水源Ⅲ類功能區的水質要求;七紡橋、聯豐橋符合農業灌溉用水類功能區Ⅴ類水質要求,下游斷面不能滿足農業灌溉用水區的功能要求。
主要湖泊、水庫水質情況為烏拉泊水庫水質狀況為良好,滿足飲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水質功能要求。紅雁池水庫水質狀況為III類良好水質,可滿足一般工業用水的水質功能要求。烏拉泊水庫、紅雁池水庫營養化程度表現為中營養。柴窩堡湖屬污染水質,不符合地表Ⅲ類及漁業養殖用水水質要求,營養化程度為重度富營養。
夜聲環境質量屬“一般”水平
2013年,烏市區域環境噪聲晝間平均等效聲級值為54.8分貝,聲環境質量屬“較好”水平;夜間平均等效聲級為48.6分貝,聲環境質量屬于“一般”水平。
影響烏市聲環境主要噪聲源包括社會生活噪聲、交通噪聲、工業噪聲和施工噪聲。去年,烏魯木齊市居住、文教區和工業區晝間、夜間噪聲等效聲級均達標,居住、商業混雜區和工業區晝間、夜間噪聲等效聲級均達標,交通干線道路兩側晝間噪聲等效聲級達標、夜間噪聲等效聲級超標。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