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電子垃圾回收大有可為
更新時間:2014-07-14 15:23
來源:
作者:
閱讀:1463
中國大陸已是電子消費品制造大國,每年僅手機銷售量就超過10億支,但回收率卻不到1%,造成電子垃圾量逐年攀升,形成嚴重環保問題。鴻海董事長郭臺銘日前在貴陽表示,大陸亟待建立環保節能手機供應鏈,加強應對電子垃圾。
新華社等大陸媒體昨(12)日報導,郭臺銘11日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辦的「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開幕式上表示,手機循環使用經濟、LED節能技術、智慧互聯網自動化與無紙化等進展,正推動消費電子行業向綠色環保方向轉變。
郭臺銘指稱,手機的生產消費分為三個階段,研發設計、零件制造組裝、消費者使用報廢。目前,業界已從設計階段將碳納米觸摸螢幕、環保涂裝等節能、環保技術融入其中。但是,報廢手機要如何回收重新利用?這是業界面臨的環保節能危機和努力的方向。
郭臺銘表示,2013年全球生產的電子垃圾超過5,000萬噸,并且以每年8%的速度增長,同年中國大陸手機廢棄大約有1億臺,但回收卻不到100萬支。
郭臺銘建議業界加強應對,建立集合創新整合設計生產、綠色材料科學、節能云端大數據、綠色製造、智慧物流平臺和綠色維修回收平臺等在內的環保節能手機供應鏈,減少生產過程的廢棄物和物流環節的碳足跡,提高資源循環利用率。
他指出,2013年富士康集團手機維修達335萬支,手機回收560萬支,手機電路板回收1,000萬片,從中完成大量黃金、銅、鋁等金屬的資源回收,這證明手機綠色維修和回收作為循環經濟大有可為。
報導稱,在電子消費品領域,除了手機,郭臺銘還看好LED節能照明技術,能夠自動關閉室內電器的互聯網自動化技術,以及推廣無紙化(如通過云端存儲和計算)所帶來的效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