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一些藥企污染問題久治不絕
環保部“12369”環保舉報熱線今年前6個月受理696件的群眾舉報件,其中,近3成案件屬于重復舉報。環保部今天通報稱,重復舉報案件中確實存在污染整改措施不及時、不到位情況。環保部表示,將加大對群眾舉報違法案件的處置力度
據環保部介紹,今年上半年的舉報數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3%。大氣污染仍然是群眾關注焦點,696件案件中涉及大氣污染的舉報有558件,占受理總數的80.2%,較2013年同期上升了8.4%;此外,化工業舉報占據污染行業之首;河南(85件)、山東(73件)、江蘇(58件)、河北(53件)四省舉報量之和占全國的38.6%。
“696件群眾舉報案件中,存在環境違法問題的有382件,占反饋數的80.6%。”環保部表示,目前,已辦結474件,按期結案率100%;有191件為重復舉報,占總數的27.4%。
對于重復舉報的原因,環保部也進行了分析。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富士康科技有限公司與恒大綠洲小區分別于2004年和2007年興建,兩者僅一條公路之隔,經當地環保部門監測,該企業廢氣排放符合國家標準,但由于居民區距離近,小區居民入住后不斷反映受到企業異味影響。廣東省深圳市比亞迪公司寶龍工業園區2004年興建,所在區域最初規劃為工業用地,2009年改為一類工業用地并建設了居民區,此后周邊居民連續環保我部反映企業排放廢氣影響正常生活。
環保部認為,這類案件重復舉報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區域規劃不合理,工業區與居民區相互錯雜,還有一些地區是城市發展過快,沒有預先做好規劃,居民區逐步逼近乃至包圍企業,企業污染物不可避免對群眾造成影響。
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中國電力投資集團風力發電廠2013年建成投入試生產,但附近衛生防護距離內居民搬遷工作未完成,企業運行后噪聲對居民造成影響造成群眾舉報不斷。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陶瓷工業園內企業在周邊居民未完成搬遷前已開始試生產,排放的噪音、廢氣、粉塵對當地居民造成影響,附近群眾多次舉報。
對于這兩起案件,環保部表示,這兩家企業未落實環評要求即行開工,造成污染,特別是根據環評要求需要對周邊居民進行搬遷安置的,因為補償不到位等原因未能及時落實,群眾希望通過反映污染問題來推動搬遷進度。
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經濟開發區匯集了醫藥、農藥等多家企業,集中排放的廢氣對周邊居民造成很大影響,2009年至今歷經多次整改仍未能徹底消除污染。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赤峰制藥集團生產以來經常出現冒黑煙,排放惡臭氣味現象,雖經環保部門多次要求,但廢氣、煙塵處理設施仍不能長期穩定運行。
對此,環保部認為,東至縣經濟開發區以及赤峰制藥集團的污染問題,主要是整改措施不及時、不到位。“一些大型企業和工業區雖經環保部門查處,但一方面不重視整改要求,得過且過,另一方面自身工藝和管理水平落后,短時間難以提高到位,導致污染問題久治不絕。”環保部表示,針對群眾多次反映,污染問題始終未能消除的舉報件,該部“12369”環保舉報熱線將加大處置力度,積極采取約談、督辦、區域限批等方式,推動污染問題的解決,維護群眾環境權益不受損害。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