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全省考核 泉州“四連冠”
記者近日從泉州市環保局獲悉,在省流域辦組織的2013年度市長環保目標責任書(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部分)考核中,泉州市以83.18分的總成績位列全省第一,實現了自2010年度以來泉州市在全省該項考核中的“四連冠”。
近年來,泉州市高度重視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著力推進“江河湖海”治理,使泉州水更清。2013年,泉州市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繼續保持良好水平,重點流域省控監測斷面Ⅲ類水質達標率100%,13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Ⅲ類水質達標率100%。
飲用水源地保護方面,除了堅持對飲用水水源地開展定期檢查和監測外,泉州市積極推進山美水庫湖泊生態環境保護試點工作,確保泉州市“大水缸”的水源安全。山美水庫已于去年12月通過環保部江河湖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競爭性立項,成為全省第一個進入國家優先支持的項目,目前已開工的19個項目中10個完成年度投資計劃。北高干渠飲用水源輸水管道“明改暗”工程已進入可研設計階段。
以完善環保基礎設施為抓手,泉州市將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網絡向農村地區推廣延伸,全市共建成150余座農村小型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人工濕地、氧化塘,成效明顯,并在一些較為分散的農村區域,推廣了2萬多套聚乙烯戶用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至去年底,全市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項目完成年度投資11.01億元,累計建成生活污水管道2230.6公里。
污染防治水平也在進一步提升。2013年,全市列入年度減排重點項目的109家規模養殖場全部完成全過程綜合治理;基本完成晉江等地皮革企業“五水分流”和深度治理;基本完成晉江市、南安市建陶企業LNG替代。
“小河凈,大河清。”去年泉州市創新性地開展21條小流域“賽水質”活動,投入1.66億元,清淤河道47.96公里,關閉搬遷違法企業118家,使大部分小流域水質較比賽前有不同程度改善。晉江、石獅、南安跨境流域整治開啟三年行動,大盈溪、十一孔橋閘、后面溪周邊水域大部分監測斷面水質有不同程度改善。同時泉州市生態市創建基礎不斷夯實,今年初獲得全省第一個省級“生態市”命名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