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城市病是落實科學發展觀
更新時間:2014-10-29 22:07
來源:
作者:
閱讀:1185
昨天,由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主辦的2014中國城市學年會暨第四屆城市學高層論壇開幕。數百位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匯聚杭州,圍繞中國城鎮化進程中最突出的流動人口、交通、教育、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等“城市病”,尋求破題之策、治理之法。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甬祥,省長李強出席開幕式并講話。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潘云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楊衛等出席。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龔正等發來賀信。市長張鴻銘致辭。省咨詢委副主任、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國平主持。國家和省、市有關單位及來自世界各地的400多位城市學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李強在講話中回顧總結了我省實施新型城市化戰略走過的歷程。他說,以人為本,創造美好生活,是城市發展的最終目的。城市化的關鍵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市化,提高城市的治理能力,做到規劃、建設、管理三者共同提振升級,以城市的升級版支撐經濟與社會的和諧發展。我們將始終把以人為本、宜居宜業、和諧發展作為城市化的核心理念,全面提高城市化的質量和水平,堅定不移地走以人為本、優化布局、四化同步、生態文明、文化傳承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龔正在賀信中說,此次城市學年會以“‘城市病’與城市治理:挑戰·機遇·對策”為主題,匯集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城市管理者,深入研討新型城鎮化的挑戰、機遇和對策,對于發揮智庫影響力、推動城市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希望與會領導和專家一如既往地為杭州建設和發展,特別是破解城市治理中的難題,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幫助我們把杭州建設得更加美麗。
張鴻銘介紹了杭州城市治理工作所取得的成績、經驗以及面臨的挑戰及對策。他表示,我市將繼續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新型城鎮化為路徑,以提升居民幸福度為目標,轉理念、轉方式、轉作風,持續推動城市功能完善、品質提升、環境改善和品牌打造,促進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轉變,不斷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
會議為第四屆“錢學森城市學金獎”、“西湖城市學金獎”等獲獎作品頒獎,并圍繞城市文化遺產保護、生態環境、流動人口、教育、交通這五大類問題,進行專題研討。
擷取部分獲獎理論研究及創意點子,給大家看看有識之士給各種“城市病”開出的治理“藥方”
建立廢氣排放權市場
有效治理城市霧霾
經過科學的測算后,政府可設定廢氣排放總量,這使得廢氣排放權成為稀缺商品,并可以進入市場進行交易。建立廢氣排放權市場,該市場涵蓋所有廢氣排放企業和每一個機動車所有人,企業和個人之間可以就廢氣排放權自由交易(國內、國外交易)。
將西湖“景中村”
打造為生態“活體博物館”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農村面積占景區總面積的70%以上,散落在西湖周邊的“景中村”是西湖文化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建議在“景中村”綜合整治基礎上,將其打造成為生態博物館,即沒有圍墻的“活體博物館”,呈現出各具特色的“一村一韻”、“一村一景”的“景中村”文化景觀,使之成為一種可持續的文化旅游模式。
加強教育培訓機構監管
1.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所有民間教育培訓機構成立實行審批制度。一些培訓機構借助教育咨詢公司等名義,僅在工商部門注冊,躲避教育行政部門監管。涉及課外輔導的教學行為,需要統一納入教育行政部門監管審批范圍,從教師職業資格配置、辦學面積、安全設施配置、師生數量比例等方面予以規范。
2.成立教育培訓機構行業自律協會。
3.實行教育培訓機構年檢制度和保證金制度。由教育行政部門、行業協會、相關學校及家長代表共同評定星級機構,進行分類分級考核,統一按星級標準收費。
建立校車管理制度
一是統一指揮調度校車使用,實時了解校車運行狀態,校車定位,對超速駕駛、不按規定線路、酒后駕駛、非法人員駕駛、沒有及時保養、開車打手機等違規操作進行嚴懲;
二是購置統一校車,提高駕駛人員準入門檻,嚴格考核上崗;
三是設立明顯校車標志,賦予行駛特權;
四是規范停靠地點;
五是對學生上下車刷卡數據進行跟蹤、統計,堵車延時通過短信通知家長。
建立管理流動人口的一卡式系統
建議給流動人口頒發人口卡,可設置使用密碼。可以充值,并儲存使用者指紋。政府將人口卡信息導入社會保障系統和醫療保障系統中,并定期向人口卡中充值補貼醫療費。
一人一卡的實現,使得學籍區域化、一家一房制得到保證。流動人口可以憑借其人口卡解決上學難、住房難等問題。
一卡式服務還可以用于購物、乘坐交通工具、飲食、旅游,用于擔保業務,也可記錄不良個人信息。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甬祥,省長李強出席開幕式并講話。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潘云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楊衛等出席。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龔正等發來賀信。市長張鴻銘致辭。省咨詢委副主任、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國平主持。國家和省、市有關單位及來自世界各地的400多位城市學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李強在講話中回顧總結了我省實施新型城市化戰略走過的歷程。他說,以人為本,創造美好生活,是城市發展的最終目的。城市化的關鍵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市化,提高城市的治理能力,做到規劃、建設、管理三者共同提振升級,以城市的升級版支撐經濟與社會的和諧發展。我們將始終把以人為本、宜居宜業、和諧發展作為城市化的核心理念,全面提高城市化的質量和水平,堅定不移地走以人為本、優化布局、四化同步、生態文明、文化傳承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龔正在賀信中說,此次城市學年會以“‘城市病’與城市治理:挑戰·機遇·對策”為主題,匯集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城市管理者,深入研討新型城鎮化的挑戰、機遇和對策,對于發揮智庫影響力、推動城市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希望與會領導和專家一如既往地為杭州建設和發展,特別是破解城市治理中的難題,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幫助我們把杭州建設得更加美麗。
張鴻銘介紹了杭州城市治理工作所取得的成績、經驗以及面臨的挑戰及對策。他表示,我市將繼續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新型城鎮化為路徑,以提升居民幸福度為目標,轉理念、轉方式、轉作風,持續推動城市功能完善、品質提升、環境改善和品牌打造,促進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轉變,不斷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
會議為第四屆“錢學森城市學金獎”、“西湖城市學金獎”等獲獎作品頒獎,并圍繞城市文化遺產保護、生態環境、流動人口、教育、交通這五大類問題,進行專題研討。
擷取部分獲獎理論研究及創意點子,給大家看看有識之士給各種“城市病”開出的治理“藥方”
建立廢氣排放權市場
有效治理城市霧霾
經過科學的測算后,政府可設定廢氣排放總量,這使得廢氣排放權成為稀缺商品,并可以進入市場進行交易。建立廢氣排放權市場,該市場涵蓋所有廢氣排放企業和每一個機動車所有人,企業和個人之間可以就廢氣排放權自由交易(國內、國外交易)。
將西湖“景中村”
打造為生態“活體博物館”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農村面積占景區總面積的70%以上,散落在西湖周邊的“景中村”是西湖文化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建議在“景中村”綜合整治基礎上,將其打造成為生態博物館,即沒有圍墻的“活體博物館”,呈現出各具特色的“一村一韻”、“一村一景”的“景中村”文化景觀,使之成為一種可持續的文化旅游模式。
加強教育培訓機構監管
1.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所有民間教育培訓機構成立實行審批制度。一些培訓機構借助教育咨詢公司等名義,僅在工商部門注冊,躲避教育行政部門監管。涉及課外輔導的教學行為,需要統一納入教育行政部門監管審批范圍,從教師職業資格配置、辦學面積、安全設施配置、師生數量比例等方面予以規范。
2.成立教育培訓機構行業自律協會。
3.實行教育培訓機構年檢制度和保證金制度。由教育行政部門、行業協會、相關學校及家長代表共同評定星級機構,進行分類分級考核,統一按星級標準收費。
建立校車管理制度
一是統一指揮調度校車使用,實時了解校車運行狀態,校車定位,對超速駕駛、不按規定線路、酒后駕駛、非法人員駕駛、沒有及時保養、開車打手機等違規操作進行嚴懲;
二是購置統一校車,提高駕駛人員準入門檻,嚴格考核上崗;
三是設立明顯校車標志,賦予行駛特權;
四是規范停靠地點;
五是對學生上下車刷卡數據進行跟蹤、統計,堵車延時通過短信通知家長。
建立管理流動人口的一卡式系統
建議給流動人口頒發人口卡,可設置使用密碼。可以充值,并儲存使用者指紋。政府將人口卡信息導入社會保障系統和醫療保障系統中,并定期向人口卡中充值補貼醫療費。
一人一卡的實現,使得學籍區域化、一家一房制得到保證。流動人口可以憑借其人口卡解決上學難、住房難等問題。
一卡式服務還可以用于購物、乘坐交通工具、飲食、旅游,用于擔保業務,也可記錄不良個人信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