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成都論劍節能環保產業 第三方治污將成趨勢
11月7日,2014中國成都節能環保產業高峰會議在成都市金堂縣舉行。會上,來自全國的多名專家為四川帶來一場節能環保領域的思想風暴。從技術到政策再到治理,專家們描繪出一幅未來環境保護全景圖——
降低污染排放技術進步是關鍵
“前段時間網上廣為流傳的‘治霾神器’,其實對PM2.5根本起不到作用,反而會提高其數值。”會議一開場,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賀克斌就毫不留情地指出網上熱門、但事實錯誤的案例。
賀克斌所說的“治霾神器”其實是一種“炮霧車”,可以向近百米的空中噴霧。“這種車能夠降低揚塵,但卻會讓空氣中的一些物質起反應,從而生成PM2.5。要想通過降水來改善空氣,必須達到一定的量才行,比如下一場大雨。”賀克斌表示,“希望成都能夠利用自己的科研資源優勢,建專門機構對大氣污染進行研究。在環保產業上,進一步細化市場,讓產品更加具有競爭力。”
專家們認為,要從本質上降低污染排放,技術進步是關鍵。“在污水處理上,我們現在主要采用‘活性污泥’方式,是在100年前提出來的,過于陳舊。”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副會長樊元生介紹,在污水的處理上,四川已經走在前面。成都市金堂環保產業園中的美富特膜科技有限公司去年研發出的特種膜新技術,對石油化工廢水、制藥廢水處理有著良好效果。
清潔能源的開發也成為與會專家討論的重點。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李長明對四川新能源開發前景非常看好:“四川有著儲備較為豐富的頁巖氣,成都也聚集了眾多科研院所。目前四川已經著手重抓對頁巖氣的開發,今后這里的頁巖氣研究可以對全國頁巖氣的開發提供參考。”
首臺套扶持政策引起關注
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輝剛走出會場,就被青白江一家從事冷凝水回收利用企業的銷售經理攔住,“我想問下,我們公司的產品能否申請您剛才提到的首臺套風險補償和保險補貼政策?”
趙輝在會議發言中提到的首臺套風險補償和保險補貼,戳中了在場許多企業家的興奮點。今年下半年,省委、省政府確定將節能環保裝備等5個項目作為支撐未來發展的高端成長型產業。趙輝透露,目前省上正在研究制定針對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一些扶持政策,“研發出一項好的技術,并將其成功地產品化,并推向市場,這中間存在很多風險,導致企業不敢放手嘗試。首臺套扶持政策,主要針對一些高端技術的產品。”
不光是政府主動從頂層設計角度為節能環保企業謀“福利”,專家學者們也在一旁搖旗吶喊。“我們能否在增值稅上對節能環保企業有一些優惠,讓他們能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產業的再擴大上。”樊元生說。
“誰污染、誰付費”第三方來治理
“誰污染、誰治理”,這是常被提到的污染治理模式。但隨著第三方治理的出現,這種模式可能會很快被取代。“過去的模式下,很多生產過程中會產生污染的企業,也按照政府要求購買了治污設備,但他們缺乏專業技術,在設備后期運行維護上常遇到難題,造成生產成本過高,一些企業干脆就采取‘建而不用’的方式,讓設備擺在那。”趙輝說,未來我省推進節能環保產業,將逐漸向第三方治理模式傾斜——誰污染、誰付費,交由擁有專業技術的第三方來治理。因為更專業,效率也會提高,治理的成本也會隨之下降。“我們公司主要給企業做污水處理的設計方案。”四川建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來自綿陽的環保企業,工程部主任張鑫說,第三方治理模式下,公司提供的環保服務還有很大增值空間,“除了設計,我們還可以負責設備投入后的運行維護。”“第三方治理的方式是一個全國大趨勢,但目前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如標準如何制定,第三方企業如何進行管理等。”賀克斌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