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糞污治理如何拓展資金來源?
農村污染治理近年來成為國家關注的重點,但是由于在資金、模式等方面存在欠缺,因此也成為“老大難”。為推動這一工作,引入市場化主體,建立健康長效的市場機制就格外重要。
在4月11日的產業版上,本報報道了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探索新模式,進行市場化運作的實踐和經驗。本期報道則關注四川省丹棱縣在農村畜禽糞污處理處置方面引入市場化主體,將政府、社會資本和農戶相結合,進行農村畜禽糞污治理的有益嘗試。
◆本報記者劉瀟藝
農村養殖糞污的處理處置一直是環保產業關注的問題。隨著一系列法律和政策出臺,農村“三區”劃分(禁養區、限養區和宜養區)不斷推進,養殖業面臨的環保形勢越來越嚴峻,養殖者和政府部門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為此,記者近日在四川省眉山市進行調研。在調研中,記者發現,當地引入市場化主體,參與農村糞污的處理取得良好效果。比如,當地通過成立沼肥專業合作社方式,將政府、社會資本和農戶調動起來,拓展糞污處置資金來源,開展循環利用,既解決了處置難題,又獲得了經濟效益。
養殖糞污收運引入合作社
個人通過競標,與鄉鎮簽訂承包協議,負責所在鄉鎮干糞和多余沼液的收集轉運,多余糞污則生產有機肥
在四川省眉山市丹棱縣,記者了解到,當地通過市場化運作,成立沼肥專業合作社方式解決過剩養殖糞污問題。
丹棱縣縣長黃秀航表示,盡管大部分畜禽養殖都是種養結合的模式,但以種定養有時存在平衡不足的問題,養殖廢棄物超過配套土地的承載能力,無法通過土地合理消納。“沼肥運輸專業合作社的存在,通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過剩的養殖糞污的問題。”他說。
宋成全是丹棱鎮紅石村沼肥運輸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他以每年3萬元服務費的價格通過競標,與鄉鎮簽訂了承包協議,建成了現在這個合作社,負責所在鄉鎮干糞和多余沼液的收集轉運。
宋成全說:“現在合作社有3個人,一臺抽糞服務車。縣財政給每支抽糞服務隊10萬元/年的經費補貼。除了這部分收入,服務隊還有部分額外收入。合作社為養殖戶抽糞,每罐約2.5立方米,每罐收費10元~20元。之后,合作社將收來的糞賣給需要農家肥的種植戶,每罐收費80元~150元左右,這筆收入也不少。多余的干糞則運往潤農公司,集中生產有機肥。”
據了解,2016年合作社為養殖戶抽糞5500立方米左右,灌溉服務面積2000余畝。
通過這種方式,養殖戶交納一定費用就可處理掉家中多余的沼液并完成農作物施肥;另一方面,也可監督服務隊是否及時清運、鄉鎮村組干部是否盡責。在丹棱,鄉鎮村組干部人人都是“畜禽污染治理員”,既監督養殖戶,又監督抽施糞機服務隊。通過相互監督,形成了良性互動的有效管理機制,確保了畜禽糞污減量到位、轉運到位。
綜合利用采取PPP模式
公開選擇社會投資,按照政府購買服務、業主和農戶自籌的方式進行資金籌措
在距離丹棱縣不遠的蒲江縣也存在養殖廢棄物超過配套土地的承載能力的情況,目前消納農村畜禽養殖廢物的主要途徑是生產有機肥。丹棱縣和蒲江縣都是通過引入社會資本,建立PPP模式,將政府部門和養殖企業、種植基地、沼肥收運方等社會資源連接起來,綜合利用畜禽糞污。
據蒲江縣副縣長趙武斌介紹,蒲江縣以縣農林局作為項目發起人,公開選擇社會投資人開展合作,雙方以畜禽糞污綜合利用項目為載體,按照政府購買服務、業主和農戶自籌的方式進行資金籌措。
“對沼肥收運方,政府會對每輛抽渣車補助5萬元,每修建一口沼液貯存池也會補助兩萬元;在沼肥轉運環節中按每立方米2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同時養殖戶自籌5元,種植戶自籌18元。”趙武斌說,通過這種方式來推進畜禽糞污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生態化”綜合利用。
對于農戶和養殖戶,政府也會提供技術上的支持,例如嚴格管理畜禽養殖的布局;按照科學的比例指導沼氣池、儲糞池建設(飼養生豬50頭或禽兔500只配套沼氣池15立方米,儲糞池30立方米、堆糞場15平方米);按照科學比例配套種植業基地(年存欄生豬5頭/畝或禽兔100只/畝)。“同時包括同交管部門協調抽渣車上路問題、保險問題等,環保部門都會從中進行協調。”趙友斌告訴記者。
對于有機肥生產廠商,當地則通過整合項目資金,由政府采購當地廠商生產的有機肥免費為經濟作物示范區、種植示范戶發放,推廣有機肥施用。
“同時政府部門還會指導合作社采購有機肥和綠色防控物資,縣財政按超出原有方式市場價金額的60%標準補貼合作社,農戶則按補貼后的價格購買,目前在丹棱縣是這樣的做法,也起到了一定效果。”黃秀航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