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水的呼和浩特市怎么收集處理污水的?再生水如何利用?
核心提示:呼和浩特市是一座缺水城市,因此,對于污水處理和再生水的利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在第四十二次常委會期間召開的聯組會議上,就呼和浩特市污水處理廠建設運行及污水收集處理和再生水利用情況進行了專題詢問。這些與首府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在專題詢問中不僅得到了政府相關部門的權威回答,同時,詢問也對呼和浩特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今后更好地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污水怎樣收集處理
再生水如何利用
——市人大常委會專題詢問實錄
問:近幾年,呼和浩特市在污水處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副市長賽青克:近年來呼和浩特市投資25億元,建設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成區污水處理廠由2013年的3座增加至5座,污水日處理能力由26萬噸提高至52萬噸,全部采用膜處理等先進技術,出水水質由《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二級出水提高至一級A標準。待公主府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工程完工后,出水水質將全部達到優于一級A,產生的再生水能夠滿足景觀河道、工業企業、園林市政用水水質要求,可實現處理能力、處理技術、處理水質的跨越發展,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問:目前,呼和浩特市的污水處理能力如何,所有污水處理廠能否滿足全部污水處理的要求?
春華水務開發集團總經理董文煜:目前,呼和浩特市城區日總供水能力為60萬噸,日均實際供水量46萬噸,高峰期日供水量達到54萬噸。按照供水量的80%測算,呼和浩特市日均產生污水量為36-45萬噸左右,污水處理技術需要占用部分處理能力,5座污水處理廠52萬噸日處理能力基本能夠滿足當前污水處理需求。但隨著呼和浩特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區面積的不斷擴大,人口規模不斷增長,污水收集能力的進一步提高,污水處理需求也會同步增長,必須繼續加強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為此,今年呼和浩特市啟動了班定營污水處理廠12萬噸/日三期擴建工程,目前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同時開展金橋污水處理廠三期論證工作,提前謀劃、適度超前,以滿足城市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需求。
問:目前,呼和浩特市每天平均產生的污水總量是多少,其中城區是多少,旗縣是多少,實際能夠收集處理的有多少?
市水務局副局長聶云霞:呼和浩特市現共有10座污水處理廠,其中城區有5座,城鎮5座。全市污水處理能力為59萬噸/天。其中城區52萬噸/日,旗縣7萬噸/日。
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每天平均產生污水約45.4萬噸,其中市區42萬噸,旗縣3.4萬噸。實際收集處理量是42.95萬噸,其中,城區實際收集處理量是40.09萬噸,旗縣2.86萬噸。
問:呼和浩特市的哪些污水廠存在負荷率低的現象,旗縣污水處理廠有存在“大馬拉小車”的現象,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解決?
市水務局副局長聶云霞:污水處理廠的負荷率按照國家要求:污水處理廠投運1年內的負荷率不應低于設計能力的60%,污水處理廠投運3年以上的不應低于設計能力的75%。
針對負荷率偏低的問題,今年各污水處理廠積極進行技術改造,呼和浩特市城區污水處理廠負荷率在90%左右,符合國家要求。旗縣的5個污水處理廠負荷率均低于國家要求,普遍存在“大馬拉小車”現象。
造成“大馬拉小車”現象的主要原因:一是項目設計規模大,二是污水收集管網配套不完善,也是導致負荷率偏低的原因之一。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一是通過加快城鎮污水收集管網建設提高污水收集率。二是污水處理廠通過技改,提高運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進而解決這一問題。
問:污水經處理后產生的再生水主要用途有哪些?水質能否滿足要求?
春華水務開發集團副總經理馮德:目前,城區每日產生的再生水大約在40萬噸左右,主要用于工業企業、景觀河道、園林綠化、道路灑掃和市政雜用。
目前沿城市二環主線再生水管網已基本聯通,沿線共建設129個再生水取水點,可以滿足周邊的再生水使用量。去年改造完成的大黑河景觀河使用的是辛辛板和金橋污水處理廠的再生水。扎達蓋河、烏里沙河使用的是公主府污水處理廠的再生水,小黑河下游的景觀河使用的是辛辛板污水處理廠的再生水。市政雜用主要指城市洗車用水、建筑工程用水等。
到今年底,呼和浩特市城區5座污水處理廠的深度處理工程將全部完工,出水水質均按優于一級A標準設計建設。辛辛板污水處理廠在11月份將完成環保驗收,章蓋營、金橋、班定營污水處理廠力爭在年底完成驗收,公主府污水處理廠年底通水試運行,力爭在2018年6月份完成驗收。
問:從政府的報告中了解到,到今年底,呼和浩特市的再生水利用率將達到50%,但仍感覺較低,今后如何進一步擴大再生水使用范圍,提高再生水的利用率?
春華水務開發集團副總經理馮德:按照《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的要求,到2020年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京津冀區域達到30%以上。2016年,呼和浩特市再生水回用率已達到35%以上,今年下達的目標任務是50%。在推廣使用再生水、提高再生水利用率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上,將按照建設部提出的再生水五進工程,緊緊圍繞再生水用途的四個方面,有方向、有目標地制定近遠期工作規劃,制定分年度的推廣使用工作計劃。
重點做好金橋工業園區、金川南區、金山工業園區工業企業的再生水推廣使用工作。借助市政道路建設和改造,將二環路沿線的再生水管線向周邊延伸,努力做到有條件的大型公園、居民小區直通再生水管線,力爭做到綠化用水季節再生水使用量日均達到5萬噸/日左右。為保證各河道排入的再生水達到流動不腐的景觀效率,堅持滿足供水但又限制用水的原則。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區內的用水量會逐年增長。多余的再生水主要集中在章蓋營、班定營兩廠,在未來的幾年內,這部分再生水將輸送到和林格爾城區,支援工業經濟發展。下一步,還將實施幾個關鍵的項目,進一步擴大再生水的利用率。
問: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將采取哪些主要措施,進一步提高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水平,確保應收盡收,污水處理達標排放?
春華水務開發集團總經理董文煜:自2015年中央環保督察后,呼和浩特市先后在污水處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三年時間實現了質和量的兩大跨越。第一,2015年污水處理能力從30萬噸/日提高到43萬噸/日,新增13萬噸/日。2016年當年又新增污水處理能力9萬噸/日,達到52萬噸/日。第二,2015年各廠完成提標工作,出水水質由一級B提升至一級A標準;2016年完成深度處理工程,出水水質由一級A提升至優于一級A標準。在項目設計和建設中,采用了國內較為先進的工藝路線,關鍵設備選用的都是國際、國內知名品牌,各個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標準是比較高的。
問:2015年,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意見指出,呼和浩特市存在大黑河入黃河口斷面、渾津橋斷面、小黑河慶豐橋斷面、入大黑河前斷面水質差的問題,目前,這一問題的整改工作情況怎樣?
市環保局副局長金瑞山:2016年,呼和浩特市將中央環保督察問題進行梳理細化,制定了《呼和浩特市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明確了16項整改問題,63小項整改措施。在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全市上下聯動,各地區各部門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意識逐漸增強,環保長效機制逐步形成,環境突出問題逐步得以解決。
提到的這個問題是第7大項問題,整改完成時限2018年12月31日。
針對此項問題,呼和浩特市從以下四個方面推進整改落實。
一是積極推進上規模污水處理廠建設及提標工程。從2015年開始,對城區內污水處理廠進行提標改造,預計年底污水處理廠完工后出水水質全部達到流域功能區接收標準(優于一級A);同時推進旗縣污水處理廠擴建提標工程,對收水負荷較小的旗縣污水處理廠實行分割運行,確保穩定達標運行。
二是繼續推進管網建設。結合全市城中村及棚戶區改造,推進收水管網、再生水管網和雨污分流管網建設,預計年底全面實現城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三是積極開展以消滅黑臭水體為目標的全市河道綜合整治。
四是深入推進重點區域及企業水污染治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