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守住珠江源頭和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
.jpg)
云南省曲靖市地處珠江源頭、長江上游,是云南省第二大城市和第二大經濟體,在國家生態功能定位上是珠江、長江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區。在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同時,入圍全國地級市2019年經濟總量百強。其中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鑒?本報記者采訪了云南省委常委、曲靖市委書記李文榮。
中國環境報:污染防治攻堅戰即將收官,曲靖在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李文榮: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云南發展最寶貴的財富。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保護好生態環境,為珠江、長江生態安全把好第一道關口,既是中央、省委交給我們的重大任務,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使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到云南考察,都要求云南保護好生態環境,努力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云南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提出了建設中國最美麗省份的戰略目標,制定實施了一系列重大舉措。近年來,曲靖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集中力量堅決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打響了“大珠江源”綠色品牌。
一是以最鮮明的立場扛起政治責任。市委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切實加強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領導,堅持把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發展問題來抓,全面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市委常委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定期研究生態環保工作,推動各項重大舉措落地落實。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對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重大事項親自調研、親自部署、親自抓落實,我擔任曲靖市級總河(湖)長,以及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水源地——德澤水庫的曲靖市市級河長,堅持每月專題調研或督查暗訪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每月對河(湖)長制工作情況進行現場觀摩,以上率下、以上促下,層層壓實生態環保政治責任。
二是以最堅決的態度抓好問題整改。針對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及“回頭看”、省級生態環保督察等各級各類反饋問題,照單全收、立行立改、徹底整改,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問題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認真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明確時限、細化措施、責任到人,一項一項盯緊抓實,一條一條對賬銷號。截至目前,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的29項問題,已完成整改24項;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的13項問題,已完成整改9項;省級生態環保督察反饋的37項問題,已完成整改25項;省級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的34項問題,正在有序推進整改。
舉一反三,全面梳理面上問題,系統推進整改,有效解決了一批區域性、結構性和歷史遺留環境問題。同時,探索形成了一些經驗做法。比如,深度貧困縣會澤縣積極探索光伏發電,對重金屬污染土地進行開發利用,實現了環境治理與脫貧致富雙贏;南盤江綜合治理成效明顯,一條河暢水清、景美岸綠的生態長廊初步形成;對羅平鋅電股份有限公司生態環境問題的整改形成了危險固廢處置工作的典型經驗。
三是以最有力的舉措推進污染防治。按照“消除存量,嚴控增量”的思路,聚焦突出問題,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全力打好牛欄山江南盤江水系保護修復、水源地保護、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生態保護修復、固體廢物污染治理、柴油貨車污染治理7個標志性戰役,一步一個腳印推進污染防治。本市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連續5年超過97%;今年以來,截至8月底達99.6%;國控省控地表水斷面水質優良率從2015年的76.9%提升到88.9%,河(湖)長制工作考核連續兩年排名全省前列。深入開展綠化曲靖行動,森林覆蓋率達47%,成功創建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穩定向好。
中國環境報:圍繞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結合云南省打好“三張牌”戰略,為了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曲靖采取了哪些措施?
李文榮:近年來,我們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走出了一條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相協調的綠色發展路子。
一是痛下決心淘汰落后產能。曲靖作為云南工業重點布局地區,傳統的煤炭、冶金、化工、建材、煤電五大支柱產業污染大、耗能高、發展方式粗放,在2016年占工業增加值比重高達79%。如果不淘汰落后產能,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曲靖的生態將不堪重負,發展也難以為繼。我們堅持生態優先原則,以壯士斷腕、破釜沉舟的決心和勇氣,淘汰落后產能,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在水電氣價格、土地指標、排污總量控制等方面實施差別化政策,倒逼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大力整合重組煤炭產業,退出煤炭過剩產能2172萬噸,淘汰工業落后產能314.8萬噸,化解工業過剩產能504萬噸,單位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23.33%,一批老工業企業煥發出了新的生機活力。
二是著力構建新型產業體系。按照省委、省政府走好“兩型三化”發展路子、發展八大產業、打好“三張牌”的部署要求,結合曲靖資源稟賦,重點發展了高原特色農業和生物資源加工、有色金屬深加工和液態金屬、軍民融合現代裝備制造、精細化工、現代商貿物流、文化旅游和高原體育六大產業,有力支撐了全市GDP的半壁江山。
把制造業擺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設云南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依托上市企業,延伸鋁產業鏈,打造西南最大的汽摩配產業園;引進數家全國領先的光伏龍頭企業,著力推進硅全產業鏈發展,綠色水電鋁材、綠色水電硅材走在全省前列。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液態金屬、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體系初具雛形。大力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吸引一批全國知名企業在曲靖投資興業,助推生豬、蔬菜、魔芋、繭絲綢、中藥材等“曲字號”綠色食品走向全國。建成運營一批城市綜合體、特色商業街區,扎實推進“旅游革命”,成功承辦世界鐵人三項賽、世界藍莓大會、中國女排超級聯賽等活動,推動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通過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動能越來越強勁,2019年全市經濟總量首次進入全國地級市100強、躍居第87位,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三是認真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把“綠色+”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貫穿到作決策、定政策、謀發展、抓落實的各環節,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綠色發展道路。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大力發展天然氣、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實現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認真組織開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系列活動,深入推進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等創建活動,通過生產生活方式的綠色革命,倒逼生產方式的綠色轉型。
中國環境報:曲靖在“十四五”時期將如何繼續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
李文榮:習近平總書記今年1月到云南考察時強調:“新時代抓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樹立正確政績觀,自覺把新發展理念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站在新起點,面對新形勢,曲靖必須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好新發展理念,系統謀劃曲靖“十四五”規劃,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持續鞏固和擴大綠色生態優勢,使綠水青山持續發揮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一是堅決守住生態安全屏障。進一步強化政治擔當、歷史擔當、責任擔當,保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扎實抓好黑臭水體、工業廢氣污染、固體廢物污染等重點問題整治,持續加強重金屬、煤焦化行業、“三磷”企業等重點領域污染防治,全面提升大氣、水體、土壤環境質量,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堅決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推動曲靖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省前列。
二是堅定不移推動綠色發展。發展和保護是一體的,離開保護的發展是涸澤而漁,離開發展的保護是緣木求魚。我們將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追求高速增長,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境界和使命擔當,持續在轉變發展方式上下功夫,在調整經濟結構上找出路,在促進綠色發展上做文章,讓綠色成為發展的鮮明底色,以高質量的發展促進生態環境保護,以高水平的環境保護助推經濟發展。
三是健全完善生態環保制度。制度管根本、管長遠,健全完善生態環保制度,是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力抓手。我們將持續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嚴格“三線一單”硬約束,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立完善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制度機制,從根本上預防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堅持標本兼治,改進治理模式,持續推動點上治理向系統治理轉變,末端治理向源頭治理轉變,行政治理向綜合治理轉變,不斷提升環境治理水平,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常態長效,堅決守護好曲靖的綠水青山、藍天白云、良田沃土。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