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長江岸線生態環保政策措施更好落實
長江岸線是港口、產業及城鎮布局的重要載體,是長江生態屏障和污染物入江的最后防線,廣布寶貴的不可再生資源,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近年來,為合力保護長江,國家相關部委及沿江省市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在岸線生態環境保護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為此,九三學社中央今年向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提交的提案中,就有《關于促進長江岸線生態環境保護政策措施更好落實的提案》(以下簡稱《提案》),為推進長江岸線保護建言獻策。
明確長江及主要支流岸線重污染項目及工業園區布局的管控邊界
《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指南》明確,禁止在長江干支流一公里范圍內新建、擴建化工園區和項目。《提案》認為,這一指南對“支流”是否涵蓋一級至四級、“一公里”的起始位置等未予以明確,導致地方在實際操作中標準不一,管理困難。例如,三峽庫區某區按三峽水庫最高蓄水位劃線為高程175米水位線,按50年一遇行洪水位劃線則是高程182米水位線。這幾米水位高差可能導致其陸域范圍在水平方向上有較大的差距。
對此,《提案》建議,明確長江及其主要支流岸線化工等重污染項目及工業園區布局的管控邊界。長江干流宜賓段至重慶江津段和三峽大壩壩下至河口段以及長江主要支流以50年一遇行洪水位線為起點、三峽庫區(即長江重慶段至三峽大壩段)按175米最高蓄水位線為起點,垂向一公里及5公里范圍為相應的管控范圍。長江主要支流指雅礱江、岷江(大渡河)、嘉陵江、烏江、湘江、沅江、漢江、贛江等一級支流。
制定實施長江岸線一公里內重污染項目退出配套管理辦法
《提案》認為,長江干支流沿線布局有大量的工業項目,其中不乏化工、紡織等重污染項目。目前,對這些項目退出長江干支流一公里范圍缺乏搬遷相關配套政策,導致項目退出難。如有些化工企業處在退出范圍內,搬遷入園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且搬遷后原址污染土壤修復也缺乏資金來源。
《提案》建議,制定實施長江岸線一公里內化工等重污染項目退出配套管理辦法。一是明確長江岸線一公里范圍內產業準入及現有產業管控要求。二是明確現有化工、印染等重污染企業的升級改造、退出等管控措施,企業退出的資金補助、污染治理等相關要求;加大對沿江企業關于提升安全性、生態環保及風險防控水平的項目支持力度,確保現有沿江企業安全環保受控。
優化長江岸線利用與港口布局,強化沿江生態環境敏感區域保護
《提案》認為,長江航運區域與環境敏感區有一定沖突,整治實施難。長江港口岸線、航道建設涉及眾多自然保護區、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及重要濕地等生態敏感區。由于歷史原因,自然保護區內有眾多小散碼頭、泊位,完全取締難以實現,但進行功能整合、以大代小又與《自然保護區條例》規定不符。如某地擬將小散落后港口進行整合,使長江這一段港口岸線占用由3589米減少至936米、泊位數由18個減少為7個,新增綠化面積約25萬平方米,魚類生境面積2.1萬平方米,魚巢1.1萬平方米,但因整合后的項目仍位于自然保護區核心區而無法實施。
《提案》建議,一是加大對各類自然保護區內現有港口、碼頭的清理整合力度。鼓勵省、市行政區對轄區內涉及自然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內分散的碼頭、泊位等進行整合,該依法退出保護區核心區的要退出,減少涉及環境敏感區岸線使用,推進專業化、環保化、規模化、現代化港區建設,形成港口發展與岸線利用效率的“規模效應”“專業化效應”。二是做好長江港口規劃,非整合類的項目盡量避開生態環境敏感區域。三是加強長江干線非法碼頭整治,強化大宗散貨碼頭、石化碼頭、舊碼頭的規范化、環保化建設。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