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排查太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
根據江蘇省政府工作安排,今年年底,將完成太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排查、監測、溯源,從源頭上有效管控入河(湖)污染物排放。目前,21架無人機和由122人組成的專業隊伍,已在南京、無錫、常州、蘇州、鎮江5市,對排污口展開摸底排查。
為深入推進太湖水環境綜合治理,2020年10月,江蘇省政府印發工作方案,組織開展太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
此次排查范圍包括太湖流域內163條主要河道以及106個湖泊(庫)。根據河道級別、湖泊(庫)面積確定向陸域延伸100米-500米不等的距離。具體排查范圍根據產業布局、排污特征等實際情況適當擴大。其中,沿河、沿湖工業園區、畜禽養殖等要全覆蓋。據測算,排查總面積將超過2000平方公里。
據介紹,本次排查借鑒了長江入河排污口的排查經驗,采用無人機航測、人工排查和技術核查“三級排查”方式。
3月中旬,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統一組織開展一級排查。一級排查全面啟動后,實施單位共組織無人機操控、數據處理、信息解譯等122名專業人員,投入21支飛行隊伍。其中,3架固定翼無人機、18架多旋翼無人機,采用可見光、熱紅外“雙光模式”對太湖流域內河道、湖泊實施周期為11天的航測。
據了解,此次還將開發太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系統及APP,整合前期及本次排查的各類基礎數據,為太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現場排查、監測、溯源、整治以及日常管理等提供技術支持。
據介紹,一級排查實施周期預計為60天。目前,無人機航測已完成68%,南京市航測任務已完成,數據處理、信息解譯、系統開發等工作在同步推進中。
通過此次排查整治,江蘇省將全面掌握太湖流域入河(湖)排污口排放現狀,有序推進入河(湖)排污口整治,完善長效監管機制,進一步強化地方主體責任,確保入河(湖)排污口排放狀況得到改善,提升太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水平。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