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妇内射中岀黑人_国产午夜无码福利在线看网站_熟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性色av毛片特级

媒體/合作/投稿:010-65815687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發郵件

 為助力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谷騰環保網隆重推出《環保行業“專精特新”技術與企業新媒體傳播計劃》,七大新媒體平臺,100萬次的曝光率,為環保行業“專精特新”企業帶來最大傳播和品牌價值。

    
谷騰環保網 > 新聞信息 > 正文

利用溶洞排污水,畢節污水治理為何“腦洞大開”?

更新時間:2021-12-17 09:47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 閱讀:1965 網友評論0

【谷騰環保網訊】一道簡單的算術題,題目是這樣的:一個縣城生活污水產生量約2.8萬噸/天,實際處理能力僅1.4萬噸/天,那么沒處理的生活污水有多少,這些污水去哪兒了?在中央第二生態環保督察組第一下沉小組進駐畢節市后,類似的問題一直在督察成員的腦海里打轉。

 “尋找污水足跡”成為下沉小組貫穿整個現場調研的主線。經過認真周詳的現場調查后,督察成員敲下了這樣的典型案例文字:“督察發現,畢節市污水直排污染環境現象普遍存在,特別是大方縣、七星關區、納雍縣等縣區問題尤為突出。”

督察組是如何查到往溶洞排污水的?

 翻開中國地圖,畢節在貴州省西北部,地處烏蒙山腹地。其重要地理位置被形容為:川、滇、黔之鎖鑰,扼滇楚之咽喉,控巴蜀之門戶,長江珠江之屏障,生態地位十分重要。

 更獨特之處在于,畢節所在的貴州境內,大多為喀斯特地貌。在我國,喀斯特地貌多位于云貴高原,因云貴高原的巖體大多是石灰巖,受熱帶季風氣候影響,降水豐沛。石灰巖在流水溶蝕作用下,形成溶洞、地下河等。因此,督察組一開始就敏銳地把畢節的污水排放和當地喀斯特地貌聯系在一起。

 督察組來到大方縣后,直奔這里的一座污水處理廠。前期暗訪發現,污水處理廠東側有一處喀斯特地貌的“天坑”,盛滿了污水處理廠處理不了的污水。

 不過,督察組到達“天坑”后發現,污水已然抽干,僅留下一點殘存的水跡,“說明污水已被截流”。督察組沒有放棄,順著流水長期沖刷的水溝痕跡往上游追溯,通過無人機拍攝,發現污水的終端來源于城市區域。“從一個側面說明,當地存在污水直排的問題。”

 督察組繼而到污水處理廠的出水口處,調查排放情況。沒想到意外發現一個溢流點,“味道臭,顏色渾,采樣后COD達到200毫克/升左右,跟污水處理廠進水是一樣的。這幾天沒有下雨,說明污水是純污水,如果下雨就會雨污橫流。”在現場,督察組發現,出水口處的排污溝渠正在整改。原先有一條自流溝,現在正用水泥修建通道,打算把水導入水泥通道進行排放。

 “這里的地質結構是喀斯特地貌,如果沒有管道把污水收集再排放到河道去,自流溝里的污水就會滲入、污染地下水。”直到督察組下沉現場,水泥溝還在修建中。而嘩嘩的污水,就沿著自流溝往下涌去。5公里外,就是烏江的二級支流白甫河。

 一個老大爺的菜地在污水處理廠出水口不遠。看見有人在問污水排放的情況,老大爺主動介紹,手指著自己莊稼地的位置:“我在這里種莊稼,去年我種的蔬菜,被淹了。”說到激動處,老大爺拔高嗓音。督察組員問:“水從哪里來?”老大爺指著污水處理廠的方向說:“從那溝里來,一到下雨天就把我的田坎沖垮了,菜都淹沒了。”

“觸目驚心,沒有看過這么大量的污水嘩嘩地直排。”一位督察成員說。

 督察組再繼續調查,來到大方縣城南片區。調閱當地材料發現,2013年畢節開始發展城南片區,一直到現在還沒有一座污水處理廠。城南的污水去哪里了?督察成員操作無人機,決定一探究竟。他們找到一處溢流口,讓無人機飛起來,追蹤著污水的流向往前飛,直到看見山壁陡峭之間有一個巨大的黑影。“是溶洞!”督察組組員說:“無人機清晰地拍攝到污水流向了溶洞。”

 大方縣城生活污水產生量約為2.8萬噸/天,但實際處理能力僅1.4萬噸/天,應建設污水截污干管19.9千米,實際僅建成約7千米,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嚴重不足。

 現場督察發現,由于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嚴重滯后,大方縣大量城鎮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外排。更為惡劣的是,當地還通過3條排污溝渠將污水違法排入附近溶洞,對獨特的巖溶生態系統和地下水造成嚴重影響。

 其中,僅城南片區每天就有約5000噸生活污水經排污溝進入溶洞。監測結果顯示,這條排污溝內污水化學需氧量、氨氮濃度高達279毫克/升、26.4毫克/升,分別超地表水Ⅲ類標準13倍和25倍。

為什么污水處理廠很多,污水還在橫流?

 如果說大方縣污水處理出問題是因為缺設施,那么七星關區情況正好相反。數據顯示,七星關區常住人口有46.6萬,日供水約11.8萬噸,已建成的生活污水日處理能力為16.5萬噸,正常運行能滿足污水處理實際需求。

 但督察組發現,位于七星關區的畢節市第二污水處理廠有溢流口,瞬時流量高達870噸/小時生活污水,直排貫穿城區的白甫河。

明明處理能力是夠的,為什么還有污水直排?原因出在管網“病害”上。

 地理信息顯示,七星關區老城區位于白甫河的下游低洼地帶,從上游飲用水水源地流淌下清澈的水源,滋養著下游老城區的居民們。當年為收集污水,污水處理廠建設之初采用沿河布設管道的方式。此后因中游建造大壩,筑壩后很多管網埋在河底,隨著水位上升水壓增大,管道原來的縫隙中漸漸涌入河水。

 加上老城區雨污分離管網建設不到位,“水量越來越大,混入了河水、雨水以及需要處理的生活污水。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濃度只有幾十和100多,明顯混入了大量干凈水。”督察人員告訴記者。

 “解決這個問題的‘根子’在于解決管網問題。”督察人員說,很多病害管網埋在河底,雖然能用機器人或者讓蛙人潛入河底補漏,“但是難度大、工程量也大。就算修補后,水底下的管網始終承壓,還是做不到完全密閉。”

 七星關區政府相關人士態度誠懇:“我們一直在找病害管網,一直在修補,也已經意識到有很多外水。然而管網建設成本高,沒有明顯收益,我們也是政府負債來建設污水處理廠的。”

 當地水務部門表示,從現象上來看是設施不足,存在重設施輕管網的問題,主要問題還是資金投入不足。“十三五”以來,建設設施省級以上資金只占到總投資的10%,更多還是要靠地方財力支撐。畢節財力不足,是客觀現實。

 “加大投入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做好科學治污,制定科學的治理方案。簡單地增加處理設施,沒有做好雨污分流,也是事倍功半。”督察人員說。

形形色色的污水排放說明什么?

 如果行駛在納雍縣一處盤山公路,一個拐彎后,司機往往會被眼前一條高二三十米的水瀑吸引視線。然而,這其間的水卻藏污納垢,督察組稱之為“污水帶”。

 納雍縣城建在高高的山頭上,城市地處高位。此前,大量生活污水與地下涌水、地表水等匯合后,形成多條“污水帶”流入當地旮旯河,周邊群眾意見較大。

 2017年4月,納雍縣制定了旮旯河污染治理方案。但具體落地時,當地政府也沒有采取實質性整改舉措,導致“污水帶噴涌現象”長期存在。

 今年6月,貴州省生態環境問題警示片曝光了這一問題后,當地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直到今年9月,生態環境部現場檢查指出問題后,當地才“臨時抱佛腳”,緊急啟動相關工作,但效果并不明顯。

 督察人員從納雍縣第二污水處理廠溢流口發現,每天約2000噸污水未經處理排入旮旯河。監測結果顯示,溢流口污水化學需氧量、氨氮濃度分別為371毫克/升、61.6毫克/升。督察組對一處溢流污水與地表水匯合處的水質進行監測,結果顯示,化學需氧量、氨氮濃度分別為81毫克/升、4.4毫克/升,水質為劣Ⅴ類。

 “這樣的污水帶水量較大的就有兩條。”督察人員表示。記者看到,其中一條猶如白練,掛在翠綠山體上。可惜青山綠水,青山猶在,獨缺綠水。

縱觀畢節市,生活污水直排的問題千姿百態。

 記者調查還發現,畢節市金沙縣于2017年開始部署城區管網建設改造和污水處理廠擴建工作,但直到2021年10月才開始啟動建設。未經處理的污水從溢流口排放入河,黑色污水與綠色的河水交匯,形成一半黑色一半青色的“雙色河”。

為什么那么多形形色色的生活污水直排問題出現在畢節?

 “說明畢節處理污水缺乏系統性。思路較為單一,有污水就收集起來處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督察人員表示,“沒有做好減量規劃,即做好管網建設,減少污水產生量。”

 畢節市政府一位干部對記者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來后,幫助他們分析了當前污水處理存在的問題,令人很受啟發,“我們意識到污水治理要提質增效,需要科學謀劃、通盤考慮、精準治污,要對我們本地的排水形勢進行綜合研判,結合地形條件、污水特征來設計最佳方案。感謝督察組指出問題,并給我們提出中肯的建議。”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關于“利用溶洞排污水,畢節污水治理為何“腦洞大開”? ”評論
昵稱: 驗證碼: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谷騰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2022’第九屆典型行業有機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2022’第九屆典型行業有機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十四五開篇之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第三階段,VOCs治理任務…

2021華南地區重點行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2021華南地區重點行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自十三五規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5月31日,在經歷了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復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