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形式主義!要確保問題整改真正落到實處
【谷騰環保網訊】問題整改是深入推進生態環保督察工作的重要一環。但在實踐中,一些地方仍然存在虛假整改、形式主義等問題,使得相關問題遲遲得不到有效解決。
形式主義在督察問題整改中的表現多種多樣。有的地方在接到督察反饋后,不是立即著手解決問題,而是忙于召開會議,將大量精力投入到文字材料和匯報準備上,看似行動迅速、措施得力,實則只是做表面文章,問題依舊存在;有的地方整改措施不切實際,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難以真正解決問題;還有的地方在整改過程中搞“一刀切”,不考慮實際情況和差異,導致整改效果大打折扣。要克服督察問題整改中的形式主義,必須多管齊下開展工作。只有以問題為導向、以實效為目標,才能真正推動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要加強督察結果在干部管理工作中的運用,將督察結果和督察整改工作有關情況作為黨政領導班子和有關領導干部考核評價、選拔任用、管理監督、表彰獎勵的重要依據,從而促使地方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倒逼干部真抓實干,而不是僅僅追求表面的整改效果和匯報材料的完美。同時,通過轉移支付、技術支持、專業培訓等措施,提高基層執行能力,不斷完善各項整改工作。
要積極完善工作辦法,杜絕表面整改。日前印發的《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條例》設立督察整改專章,系統規范督察整改工作。各地應對整改問題實施清單化管理,明確整改任務清單,制定可量化、可核查的指標,避免“口號式整改”。建立動態跟蹤機制,利用數字化平臺實時監控整改進度,定期公開數據,避免“突擊整改”“材料整改”。強化政策銜接,將問題整改與地方發展規劃、產業政策掛鉤,防止“整改歸整改,發展歸發展”的割裂現象。強化技術賦能監督,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巡查、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精準識別整改漏洞、“模糊地帶”和薄弱環節。嚴肅問責機制,明確責任鏈條,將整改責任細化到具體部門、企業和責任人。對虛假整改、敷衍應對的典型案例公開通報,依法依規追責,避免“以罰代管”“避重就輕”。對整改成效突出的,及時形成正面案例并進行宣傳,發揮激勵先進、引領帶動的作用。
注重發揮群眾監督的作用,讓人民群眾參與到督察問題整改中來,共同推動問題解決。強化信息公開工作,及時公開整改方案、進度和結果,接受社會監督。設立有關舉報平臺,對提供有效線索的群眾給予獎勵,鼓勵群眾監督。支持NGO、媒體和志愿者參與監督,形成政府、企業、人民群眾協同治理的模式。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