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發放全省首筆國二及以下非道路移動機械淘汰補貼款
【谷騰環保網訊】安徽省合肥市生態環境局日前傳來捷報:隨著全省首筆國二及以下排放標準非道路移動機械淘汰補貼款順利核發,合肥市在大氣污染防治領域再添一項創新實踐。此舉標志著合肥市在落實國家及安徽省關于移動源污染治理的決策部署中率先邁出關鍵一步,為全省非道路移動機械淘汰更新工作提供了示范樣本。
政策引領,精準施策破解污染難題
非道路移動機械(如工程機械、農用機械等)因流動性強、使用分散,長期存在排放監管盲區,是城市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根據《安徽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及《合肥市推進國二及以下排放標準非道路移動機械淘汰工作方案》要求,合肥市將國二及以下機械淘汰作為2025年污染防治攻堅重點任務,通過“經濟補償+嚴格監管”雙輪驅動,推動高排放機械有序退出。
此次淘汰補貼資金總額達545.77萬元,覆蓋全市范圍內符合條件的國二及以下柴油機械。補貼標準根據機械類型、功率及使用年限分類設定,最高可達5.7萬元/臺,充分體現“早淘汰、多補助”的激勵導向。
全流程閉環管理,確保政策落地見效
為保障補貼發放規范透明,合肥市構建了“編碼登記—拆解注銷—資金發放”全鏈條監管體系。
精準摸排,動態監管。依托“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管平臺”,對全市機械環保信息進行編碼登記,建立動態淘汰清單,確保底數清晰、靶向施策。
資質拆解,全程留痕。淘汰機械須在合肥市具備資質的報廢拆解企業完成拆解,并由企業出具報廢汽車回收證明。拆解過程中,發動機等關鍵部件需打孔破壞,防止二次流入市場。
線上注銷,數據互通。拆解完成后,通過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管平臺同步完成機械環保號碼注銷,數據實現市縣兩級生態環境部門共享,杜絕已淘汰機械“假淘汰、真使用”現象。
首筆補貼發放,釋放生態紅利
安徽金誠復合材料有限公司位于長豐縣雙鳳經開區,2025年5月,公司負責人張先生向合肥市長豐縣國二及以下排放標準非道路移動機械淘汰工作辦理窗口提交機械報廢材料后,在長豐縣生態環境分局工作人員的指導幫扶下,僅用5個工作日便通過銀行賬戶收到一臺國二微型叉車1萬元淘汰專項補貼款,與此同時車主可以獲得報廢拆解公司1000元/噸左右回收款。
“生態環境部門核發的這筆補貼不僅減輕了設備更新成本,更讓我們感受到政府對綠色轉型的支持。”張先生表示。
以點帶面,助力藍天保衛戰
此次補貼發放是合肥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實踐。通過經濟激勵與剛性約束相結合,合肥市不僅加速了高污染機械淘汰進程,更引導全社會形成綠色低碳發展共識。未來,合肥市將繼續以“精準治污、科學治污”為原則,為長三角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貢獻“合肥經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