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邁向新污染物監測2.0時代
【谷騰環保網訊】最近,微塑料這個話題頻上熱搜,引發公眾關注。微塑料其實是新型污染物的一種。除了它以外,新污染物還包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內分泌干擾物、抗生素等。
隨著新型污染物不斷涌現,傳統監測手段已難以滿足治理需求。記者從浙江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了解到,中心正在構建全面、精準、智能的新污染物監測體系,升級監測能力。這也意味著浙江在新污染物監測領域邁入2.0新階段。
這一升級版的新污染物監測體系從“單一檢測”發展為“多維感知”、從“局部試點”發展為“全省覆蓋”、從“事后監測”發展為“實時預警”、從“人工排查”發展為“智能追蹤”。
比如在技術體系上,浙江創新研發智能監測技術,配套開發AI輔助識別系統,建立包含重點行業特征污染物的“化學指紋庫”,對重點流域新污染物的智能識別能力顯著提升。
同時,建立“核心圈—重點圈—預警圈”三圈層監測網絡體系,提升新污染物監測效能。在核心圈層,重點針對杭州市(橡膠和塑料制品)、寧波市(石化)、紹興市(印染)、衢州市(氟化工)和臺州市(制藥)等5個重點城市,開展“摸底—深化—溯源—評估”遞進式監測;重點圈層覆蓋溫州市、湖州市等其余6個地市特征行業;預警圈層則聚焦飲用水水源地、重點河流斷面等敏感生態區域,探索建設全域覆蓋、重點突出的監測體系。
另外,在在線監測方面,浙江擁有新污染物自動在線監測系統,發現異常就能“實時預警”。目前,全國首個新污染物自動監測示范站已在衢州建成并穩定運行,實現了對水中痕量新污染物的連續自動監測。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