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塘島損害賠償修復基地揭牌成立,首筆賠償款用于海洋生態修復
【谷騰環保網訊】近日,在浙江省舟山市、區兩級生態環境部門和檢察機關及“兩代表一委員”見證下,大黃魚、褐菖鲉、橫帶髭鯛等9個品種魚苗在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金塘燕頭山海域放流大海。這是金塘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修復基地揭牌成立后,首次運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款實施的海洋生態修復行動。
該基地落戶于定海金塘水獺科普館,創新采用“融法于景、寓教于園”模式,以金塘島為核心向全市輻射,規劃開展重點物種專項監測、非法捕撈整治、森林防護等10余項生態保護項目,著力打造集損害賠償、法制警示、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體的示范平臺。
“此次放流魚苗的資金源自一起非法捕撈案件的生態賠償款。”舟山市檢察院檢察官助理何一峰介紹,近年來舟山市檢察機關在嚴懲環境資源犯罪的同時,依法追償海洋生態修復費用及懲罰性賠償款,專項用于增殖放流等生態修復。目前,舟山已與青島、寧波等地司法機關建立跨區域協作機制,聯合構建海洋生態保護聯盟。
數據顯示,生態環境保護是舟山檢察機關公益訴訟的主要領域,年均辦理此類公益訴訟案件120件左右,其中涉海公益訴訟案件(含海洋污染防治、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等)占比35%以上。自推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8年來,舟山市已辦結索賠案件66件,累計追償金額662.17萬元,其中修復資金469.91萬元,專項用于生態環境治理修復。
據介紹,該基地的成立將推動生態損害賠償法治理念普及,壓實修復主體責任,有效引導企業和個人主動履行賠償義務。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