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D編碼復制粘貼?杭州查獲某機動車檢測公司造假案
【谷騰環保網訊】百余輛不同型號、不同批次的車輛,卻使用了完全相同的OBD編碼。近日,浙江省杭州市生態環境部門通報了一起機動車檢測弄虛作假案的查辦經過。
2024年秋,杭州市生態環境局機動車檢驗機構監管與服務平臺卻突然“嗅”到了異常——機動車排氣檢驗管理信息系統發出異常問題提醒:某機動車檢測公司提交的檢查數據中,百余輛車的OBD編碼像被復制粘貼過——CALID清一色掛著“GHDCB46CFS4—5000”,CVN碼全是“38D61616”。要知道,只要是不同型號不同批次的車,其OBD編碼該像指紋一樣獨一無二,這整齊劃一的代碼,扯動了執法人員的神經。
10月11日,執法車的到來打破了檢測站的平靜,執法人員分工有序,直奔檢測車間和后臺數據室,而檢測站的工作人員眼神躲閃。在抽絲剝繭的調查核實后,一個驚人的數字赫然顯現:竟有高達726輛車的檢測報告,都帶著這組“完美”卻虛假的兩碼!經驗豐富的執法人員小陸初步判斷該企業使用了“OBD模擬器”在車輛OBD檢測過程中弄虛作假。
隨著調查的深入,一個關鍵的小黑盒子——“OBD模擬器”浮出水面。原來,這家檢測站的法定代表人張某,早在2022年4月,就從一個“朋友”那里弄來了這個造假“神器”。這個不起眼的模擬器暗藏玄機,能像替身一樣,模擬汽車型號,代替車的行車電腦,把車輛真實的故障碼和未就緒項統統屏蔽,再吐出偽造的合格數據。就像給生病的車強行打了一針“興奮劑”,掩蓋所有不良癥狀。模擬生成的那組完全“健康的”、虛假的OBD編碼——正是那組被小陸發現的“完美碼”。
在案件調查中,杭州市生態環境部門與公安部門緊密聯動。執法人員鎖定檢測公司造假線索后,雙方迅速成立聯合調查組,同步介入問詢取證。通過協同行動,快速查明法人張某使用OBD模擬器偽造數據的違法事實,為案件定性和后續處罰奠定堅實證據鏈,展現了跨部門執法協作的高效性與嚴肅性。
在兩部門的協同努力下,一條隱秘的“造假流水線”被揭開:當問題車輛開進檢測線,工作人員心照不宣地插上OBD模擬器。真實的車輛“病情”被瞬間掩蓋,虛假的“健康”數據被模擬出來,堂而皇之地上傳至檢測站內部系統。最后,一張張蓋著紅章的“機動車排放檢驗合格報告”被打印出來,交到車主手中。
張某和他的檢測站,就這樣用科技手段,精心偽造了一個欺騙監管、蒙蔽車主、獲取不法利益、加重環保負擔的“環保通關游戲”。
經過充分的調查取證,依據“《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二條第一款:違反本法規定,偽造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檢驗結果或者出具虛假排放檢驗報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并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負責資質認定的部門取消其檢驗資格”的規定,杭州市生態環境局對涉案檢測機構依法予以37.6萬元的處罰,并沒收違法所得14040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