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石化技術革新實現污油“變廢為寶”
【谷騰環保網訊】中國石油烏魯木齊石化分公司(以下簡稱烏石化)近年來通過技術革新與流程優化,實現污油全部回煉再利用,杜絕了污油出廠,開創了綠色生產與經濟效益雙贏的新局面。這一舉措不僅顯著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還從污油中提煉出了寶貴資源,實現了污油“變廢為寶”。近日,在烏石化煉油二部預處理裝置工作現場,操作工人王根山正在查看運行參數。王根山說,這套裝置主要是通過電脫鹽罐將原油中的水、重金屬離子等雜質進行脫除,再通過閃蒸的方式分割成不同沸點的組分。經過這套裝置的處理,可以為下游裝置提供質量較高的原料,為后續的煉化生產打好基礎。
石油化工裝置在生產、檢驗、裝卸、運輸等環節,會產生各種污油。污油的產生不僅會造成裝置加工損耗,而且會影響裝置各項技術指標的完成,處理排放將給環境保護帶來壓力。而在石油煉化過程中產生的污油,具有難處理且處置成本較高等問題,處理不當不僅浪費資源,還可能帶來環保方面的風險。
從今年3月以來,煉油二部已累計降低污油庫存5000余噸,實現全部回煉再利用。節省原料的同時,沒讓一滴污油出公司,實現了資源的高效利用。
煉油二部生產技術組副組長姬勇介紹,為把壓減污油降庫存這項工作做細、做實,成立了專項技術攻關組,梳理了各裝置的污油來源、流向和計量信息,不放過每一滴污油,也不重復計量每一滴污油,不斷優化生產運行方案,積極推進污油降庫回煉。
特別是進入二季度以后,根據含水量、雜質含量等污油性質進行分析,制定污油回煉方案,在預處理裝置中通過加入破乳劑等工藝,對污油中的水分、重金屬鹽進行分離處理,蠟油催化區域工作人員密切關注對電脫鹽系統,嚴格控制預處理裝置的電流、溫度等指標,每天嚴格對電脫鹽切水進行取樣檢測,確保排水質量良好,符合環保外排的要求。
“在回煉污油期間,做好‘末端處理’,預處理裝置每月可實現污油降庫1400噸。”煉油二部生產技術組組長譚榮輝說,回煉污油經過煉制后,轉化為柴油、蠟油和焦炭等產品,還極大地減緩了罐區污油庫存壓力。此舉實現污油總量同比壓減3%,回收再利用實現100%回煉,既節省了原料,又變廢為寶,促進了碳減排,實現綠色發展與經濟效益雙贏。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